螺旋弹簧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8493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80019013.7

    申请日:200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06 F01L1/462 F01L3/10

    Abstract: 本发明螺旋弹簧可减少第一圈的赫兹应力及线圈端部的过大压力。将作为可动部的线圈端部(11)相对于线材(3)的第一圈(13)向螺旋状的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错开,在没有施加负荷的自由状态下在上述线圈端部(11)及线材(3)的第一圈(13)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在线圈端部(11)及线材(3)的第一圈之间实施喷丸硬化。作用于上述第一圈(13)的应力为扭曲应力和接触产生的赫兹应力成分的合成应力,但将接触压力大的线圈端部(11)向螺旋状扩径方向错开时,可以使第一圈(13)侧的接触点向螺旋状外径方向移动,减少扭曲应力。由于将线圈端部(11)相对于线材(3)的第一圈(13)向螺旋状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错开形成间隙,因此即使线圈端部(11)及第一圈(13)在间隙间反复接触分离,也可防止线圈端部(11)上施加过大的弯曲应力,可抑制线圈端部的折损。

    螺旋弹簧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493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80019013.7

    申请日:200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06 F01L1/462 F01L3/10

    Abstract: 本发明螺旋弹簧可减少第一圈的赫兹应力及线圈端部的过大压力。将作为可动部的线圈端部(11)相对于线材(3)的第一圈(13)向螺旋状的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错开,在没有施加负荷的自由状态下在上述线圈端部(11)及线材(3)的第一圈(13)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在线圈端部(11)及线材(3)的第一圈之间实施喷丸硬化。作用于上述第一圈(13)的应力为扭曲应力和接触产生的赫兹应力成分的合成应力,但将接触压力大的线圈端部(11)向螺旋状扩径方向错开时,可以使第一圈(13)侧的接触点向螺旋状外径方向移动,减少扭曲应力。由于将线圈端部(11)相对于线材(3)的第一圈(13)向螺旋状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错开形成间隙,因此即使线圈端部(11)及第一圈(13)在间隙间反复接触分离,也可防止线圈端部(11)上施加过大的弯曲应力,可抑制线圈端部的折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