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84674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187973.7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34 , F28D9/0043 , F28D2021/0089 , F28F3/027
Abstract: 提供一种油冷却器,其具有内翅片(3),内翅片(3)是偏置翅片,其垂直于油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使凸部(31)交替位于一方侧和另一方侧而曲折的波形形状,且在与油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局部被切起的切起部(32)。当设从所述截面形状中的一方侧的凸部(31)到另一方侧的凸部(31)的距离即翅片高度为fh,在所述截面形状中,设在一方侧和另一方侧之中的同一侧相邻的凸部(31)与凸部(31)之间由内翅片(3)和管(24)围成的区域(C)的等效圆直径为de,进而,X=de/fh0.3时,等效圆直径以及翅片高度为满足0.5≤X≤1.0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1058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80027874.7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芯部(3)由以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20)和多个冷却水流路(30)的方式空开间隙地层叠的多个板(10)构成。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及制冷剂出口侧箱部(22)将多个制冷剂流路(20)在层叠方向上连通,并设置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制冷剂入口(23)和制冷剂出口(24)分别与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和制冷剂出口侧箱部(22)连通,并设置于芯部(3)的层叠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制冷剂入口流路(25)将制冷剂入口(23)与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连通。并且,制冷剂出口侧箱部(22)与制冷剂出口(24)的中心间距离(α)比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与制冷剂入口(23)的中心间距离(β)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105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80027874.7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芯部(3)由以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20)和多个冷却水流路(30)的方式空开间隙地层叠的多个板(10)构成。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及制冷剂出口侧箱部(22)将多个制冷剂流路(20)在层叠方向上连通,并设置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制冷剂入口(23)和制冷剂出口(24)分别与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和制冷剂出口侧箱部(22)连通,并设置于芯部(3)的层叠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制冷剂入口流路(25)将制冷剂入口(23)与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连通。并且,制冷剂出口侧箱部(22)与制冷剂出口(24)的中心间距离(α)比制冷剂入口侧箱部(21)与制冷剂入口(23)的中心间距离(β)短。
-
公开(公告)号:CN10238467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187973.7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34 , F28D9/0043 , F28D2021/0089 , F28F3/027
Abstract: 提供一种油冷却器,其具有内翅片(3),内翅片(3)是偏置翅片,其垂直于油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使凸部(31)交替位于一方侧和另一方侧而曲折的波形形状,且在与油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局部被切起的切起部(32)。当设从所述截面形状中的一方侧的凸部(31)到另一方侧的凸部(31)的距离即翅片高度为fh,在所述截面形状中,设在一方侧和另一方侧之中的同一侧相邻的凸部(31)与凸部(31)之间由内翅片(3)和管(24)围成的区域(C)的等效圆直径为de,进而,X=de/fh0.3时,等效圆直径以及翅片高度为满足0.5≤X≤1.0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0498190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126302.3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包括管子(10)和容器(2、3)的热交换器。管子(10)在第一方向(X)延伸,并在第二方向(Y)堆叠。容器(2、3)具有管子插入板部件(22),并设置在管子(10)的端部处。管子插入板部件(22)具有插入管子(10)的管孔(221)以及肋状部(223),肋状部(223)在接近于垂直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第三方向(Z)延伸。管孔(221)在第三方向(Z)具有端部。肋状部(223)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与管孔(221)的端部重叠,并提供在第一方向(X)可变形的可变形部件(224)。可变形部件(224)在第三方向(Z)上在管子插入板部件(22)中位于肋状部(223)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097122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26302.3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包括管子(10)和容器(2、3)的热交换器。管子(10)在第一方向(X)延伸,并在第二方向(Y)堆叠。容器(2、3)具有管子插入板部件(22),并设置在管子(10)的端部处。管子插入板部件(22)具有插入管子(10)的管孔(221)以及肋状部(223),肋状部(223)在接近于垂直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第三方向(Z)延伸。管孔(221)在第三方向(Z)具有端部。肋状部(223)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与管孔(221)的端部重叠,并提供在第一方向(X)可变形的可变形部件(224)。可变形部件(224)在第三方向(Z)上在管子插入板部件(22)中位于肋状部(223)的外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