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64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580057520.9

    申请日:2015-08-18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喷射器组件(13)、排出能力控制部(60a)以及压力差判定部(S81)。喷射器组件具有形成有喷嘴部(13a)、制冷剂吸引口(31b)、升压部(13c)以及气液分离空间(30f)的主体部(30)。在将从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Pd)减去循环的低压侧制冷剂压力(Ps)得到的压力差(ΔP)成为预先规定的基准压力差(KΔP1)以下的运转条件作为低压力差运转条件时,压力差判定部判定是否满足所述低压力差运转条件。在主体部形成有将在气液分离空间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导向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回油通路(31f)。在压力差判定部判定满足低压力差运转条件时,排出能力控制部将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能力设定为预先规定的基准排出能力以上。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6470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580053240.0

    申请日:2015-08-18

    Abstract: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散热器(12),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喷射器组件(13),使由散热器(12)冷却后的制冷剂减压;以及蒸发器(14),使在喷射器组件(13)的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此外,在散热器(12)与将外气向散热器(12)吹送的冷却风扇(12d)之间配置作为流入压力上升部的格栅风门(16)。并且,在外气温(Tam)变成预定的基准外气温(KTam)以下时,使格栅风门(16)动作以使向散热器(12)吹送的外气的风量减少,使向喷射器组件(13)的喷嘴通路(13a)流入的流入制冷剂的压力上升。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75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3469.6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喷射器(13、20)、回旋流产生部(30a、20d)、蒸发器(14)以及油分离部(15)。喷射器具有喷嘴(32、20a)和主体(30、20b)。喷嘴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在主体形成有:通过从喷嘴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来吸引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引口(31b、20e);以及使喷射制冷剂与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且升压的升压部(13c、20f)。回旋流产生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产生绕喷嘴的中心轴回旋的回旋流且向喷嘴流入。油分离部从由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制冷剂中分离冷冻机油,且使分离出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的吸入口侧流出。

    喷射器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公开(公告)号:CN10666236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80044438.2

    申请日:2015-07-14

    Abstract: 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设置有使从喷射器(13)的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绕过喷射器(13)的扩散通路(13c)而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引导的迂回通路(39)。此外,配置作为对在迂回通路(39)中流通的制冷剂的迂回流量(Gb)进行调整的迂回流量调整装置的压差阀(40),并且在迂回通路(39)的制冷剂流最下游部形成使通路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大部(39a)。并且,在低负荷运行时,压差阀(40)使迂回流量(Gb)增加,由此能够利用压缩机(11)的吸入作用,使制冷剂流入与制冷剂吸引口(31c)的上游侧连接的蒸发器(14)。

    喷射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8954.9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以及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使通路形成部件沿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将通路形成部件、上游侧动作棒、流入空间的中心轴彼此同轴地配置。由此,抑制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时的中心轴的倾斜。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都能够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喷射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8952.X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有使通路形成部件向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通过形成喷嘴通路壁面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来形成作为使通路截面积扩大而在制冷剂产生剥离旋涡的边缘发挥功能的喉部。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能够稳定发挥高能量转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