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以及锤钻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0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043164.6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及锤钻。动力工具(1)具有工具主体(2)、主手柄(5)和可用于拆装第1辅助手柄(20)或第2辅助手柄(30)的圆柱状的手柄安装部(10),所述手柄安装部(10)具有槽(13、14),所述第1辅助手柄(20)具有圆弧状的第1带(21)、使所述第1带(21)的直径变更的带保持部(22)和与所述槽(13、14)卡合第1突起(23),所述第2辅助手柄(30)具有在轴向上具有缺口(31f)的圆弧状的第2带(31)、使所述第2带(21)的直径变更的紧固部件(33)和与所述槽(13、14)卡合第2突起(32)。据此,能够以可更换的方式安装两种不同的辅助手柄。

    电动工具
    2.
    发明公开
    电动工具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16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583812.7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在中间轴上以与锤钻(1)的中间轴(31)分体且可旋转的方式外装有凸台套筒(32),凸台套筒具有通过斜盘轴承(55)连接于活塞缸(21)的后端的杆(58),其能通过旋转将中间轴的旋转转换成杆的前后运动且向活塞缸传递,在中间轴上设置有能与中间轴一体旋转且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第2离合器(35),通过切换操作第2离合器的滑动位置,能选择锤击模式和其他的动作模式,锤击模式是指第2离合器与凸台套筒卡合来使活塞缸(21)前后运动的模式;其他的动作模式是第2离合器与凸台套筒分离的模式。凸台套筒通过内壳体经由轴承(54)以与中间轴非接触且可旋转的方式被悬臂支承。据此,有效抑制钻孔模式下的意外的打击动作。

    冲击工具
    3.
    发明公开
    冲击工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905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1561872.1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的构建技术。冲击工具(101)具有旋转支承轴(130)和第1弹性部件,所述旋转支承轴(130)将主体部(102)和手柄(120)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进行连接;当主体部(102)和手柄(120)相对旋转时所述第1弹性部件缓冲从主体部(102)到手柄(120)的振动传递,手柄(120)具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电池的电池安装部,并且构成为能隔着旋转支承轴(130)相对于主体部(102)进行相对移动,还具有手柄相对移动量调整部(133),该手柄相对移动量调整部(133)将手柄(120)相对于主体部(102)在规定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限制得大于在规定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据此,即使在意外掉落时等也能够切实有效地保护器材。

    冲击工具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231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1356343.0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锤钻(1)构成为包括:筒状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10),其保持顶端工具(T);活塞(16),其伴随着来自马达(4)的旋转而前后运动;冲击件(18),其与活塞联动而前后运动;中间件(20),其以可向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内前后移动的方式被收装于冲击件与顶端工具之间,在通常冲击时抵接于顶端工具的后端而将来自冲击件的冲击间接地传递给顶端工具,在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内的中间件的前侧,于顶端工具保持部件与中间件之间,金属制的两个前环(42)和后环(43)分别以可向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被收装。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实现限制中间件向冲击件侧的移动的工具,也能够发挥稳定的防空打功能。

    集尘杯和电动工具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10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156769.1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尘杯。集尘杯(1)呈筒状,其能安装于锤钻(30)的前筒部(45)且在该安装状态下被装配于前筒部(45)的工具头(B)贯穿其中。并且,集尘杯(1)的主体部(3)的大致全部为能够保持任意长度的伸缩部(16)。据此,无需拆卸或更换就能确保工具头顶端的视觉确认性。

    冲击工具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55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0152182.7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锤钻(1)具有冲击机构,该冲击机构包括活塞(20)、冲击件(22)和中间件(23)而构成,其中,活塞在保持顶端工具(T)的筒状的工具保持架(10)内伴随着来自马达(4)的旋转而前后运动;冲击件与活塞联动而前后运动;中间件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收纳在冲击件和顶端工具之间,在通常冲击时抵接于顶端工具的后端而将来自冲击件的冲击间接地向顶端工具传递,在工具保持架(10)设置有阻力销(46)和板簧(49),其中,阻力销在非冲击状态下抵接于中间件而能够对中间件的前后移动施加阻力;板簧将阻力销向中间件侧施力。据此,即使实现对中间件的移动限制,也能够稳定地发挥防空打功能。

    冲击工具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572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152182.7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锤钻(1)具有冲击机构,该冲击机构包括活塞(20)、冲击件(22)和中间件(23)而构成,其中,活塞在保持顶端工具(T)的筒状的工具保持架(10)内伴随着来自马达(4)的旋转而前后运动;冲击件与活塞联动而前后运动;中间件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收纳在冲击件和顶端工具之间,在通常冲击时抵接于顶端工具的后端而将来自冲击件的冲击间接地向顶端工具传递,在工具保持架(10)设置有阻力销(46)和板簧(49),其中,阻力销在非冲击状态下抵接于中间件而能够对中间件的前后移动施加阻力;板簧将阻力销向中间件侧施力。据此,即使实现对中间件的移动限制,也能够稳定地发挥防空打功能。

    往复运动工具
    8.
    发明公开
    往复运动工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84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438405.9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运动工具。往复运动工具具有电机、往复运动机构、主体壳体、包括把持部的手柄体和弹性体。主体壳体和手柄体中的一方具有第1连接部,另一方具有第2连接部。主体壳体和手柄体通过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相互连接。第1连接部具有内部空间、和使内部空间与第1连接部的外部连通的开口。第2连接部通过第1连接部的开口而至少局部突出到内部空间内,在开口的范围内能相对于第1连接部沿前后方向移动。弹性体被配置在第1连接部的内部空间内,对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施力,以使在前后方向上主体壳体和手柄体相互分离。据此能有效地吸收随着顶端工具的往复驱动而产生的前后方向上的主要的振动。

    冲击工具
    9.
    发明公开
    冲击工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1947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125366.6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锤钻(1)包括工具保持架(10)、被设置于工具保持架的收容孔(45、45)内的两个滚珠(35、35)、通过螺旋弹簧(34)对滚珠向收容孔的前部侧进行施力的引导垫圈(33)、相邻配置于引导垫圈的前侧的按压环(32)和使按压环在两个滚珠的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后移动的操作套筒(31)。在引导垫圈的前表面设置有向按压环侧突出的突起部(42),通过突起部(42),在按压环的锁定位置引导垫圈成为从工具保持架的轴线(A)倾斜的倾斜姿态,从而一方的滚珠(35)能比另一方的滚珠(35)更向后方移动。据此,能通过使两个滚珠可靠地退避来顺畅地将顶端工具插装于工具保持架。

    冲击工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231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1356343.0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锤钻(1)构成为包括:筒状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10),其保持顶端工具(T);活塞(16),其伴随着来自马达(4)的旋转而前后运动;冲击件(18),其与活塞联动而前后运动;中间件(20),其以可向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内前后移动的方式被收装于冲击件与顶端工具之间,在通常冲击时抵接于顶端工具的后端而将来自冲击件的冲击间接地传递给顶端工具,在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内的中间件的前侧,于顶端工具保持部件与中间件之间,金属制的两个前环(42)和后环(43)分别以可向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被收装。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实现限制中间件向冲击件侧的移动的工具,也能够发挥稳定的防空打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