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022555.0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铃木健介 , 吉田亘 , 尼古拉斯·文森特·巴尔比 , 三上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子轴承用滚道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滚针轴承。具有突缘部的滚子轴承用滚道圈具有:由回火马氏体或索氏体构成,并且维氏硬度为450HV以上且小于550HV的内层部;及包围内层部的整个周围且由回火马氏体构成的表层部,该表层部包括具有与滚子进行滚动接触的滚道面的滚道部,该滚道部具备滚道面的压缩残余应力相对较高的第一滚道部和滚道面的压缩残余应力比第一滚道部低的第二滚道部,第二滚道部的滚道面的维氏硬度为700HV以上且小于800HV,第一滚道部的滚道面比第二滚道部的滚道面硬,且具有与滚子的滚动面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部进行接触的部分,突缘部的突缘面的维氏硬度为450HV以上且小于550HV。
-
公开(公告)号:CN1088848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0906.1
申请日:2017-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铃木健介 , 吉田亘 , 尼古拉·文森·巴尔比 , 三上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滚子轴承用轴承圈,具有:内层部(15),包括回火马氏体或索氏体;和表面层部(14),围绕所述内层部(15)的整个外围,具有比内层部(15)大的表面维氏硬度,且包括回火马氏体。表面层部(14)包括:滚道部(16),具有与轴承(30)滚动接触的滚道表面(11);和除了滚道部(16)之外的非滚道部(17A、17B)。滚道部(16)包括:第一滚道部(16A),具有用于滚道表面(11)的相对高的压缩残余应力;和第二滚道部(16B),具有比第一滚道部(16A)低的压缩残余应力。第一滚道部(16A)的滚道表面(11)具有与轴承(30)的滚动表面(31)的至少一个轴向方向端部分(31a)接触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673453.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一种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所述热处理装置对由钢材构成的环状的工件进行感应加热而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将工件安设于内部并对该工件实施热处理的处理槽;将上述工件保持在规定的位置的保持部;将上述工件包围而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及在上述工件的感应加热期间对该工件的表面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0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10673453.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一种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所述热处理装置对由钢材构成的环状的工件进行感应加热而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将工件安设于内部并对该工件实施热处理的处理槽;将上述工件保持在规定的位置的保持部;将上述工件包围而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及在上述工件的感应加热期间对该工件的表面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29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702544.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工件的淬火方法。环状工件(W1、W2)的淬火方法中,环状工件由金属形成,所述淬火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将所述环状工件(W1、W2)加热至淬火温度;解析工序,取得被加热至淬火温度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的直径尺寸,基于取得的所述直径尺寸,将被加热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及冷却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解析工序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以使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尺寸差减小的方式,以不同的喷射条件向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喷射冷却液。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4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022555.0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铃木健介 , 吉田亘 , 尼古拉斯·文森特·巴尔比 , 三上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子轴承用滚道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滚针轴承。具有突缘部的滚子轴承用滚道圈具有:由回火马氏体或索氏体构成,并且维氏硬度为450HV以上且小于550HV的内层部;及包围内层部的整个周围且由回火马氏体构成的表层部,该表层部包括具有与滚子进行滚动接触的滚道面的滚道部,该滚道部具备滚道面的压缩残余应力相对较高的第一滚道部和滚道面的压缩残余应力比第一滚道部低的第二滚道部,第二滚道部的滚道面的维氏硬度为700HV以上且小于800HV,第一滚道部的滚道面比第二滚道部的滚道面硬,且具有与滚子的滚动面的至少一方的轴向端部进行接触的部分,突缘部的突缘面的维氏硬度为450HV以上且小于550HV。
-
公开(公告)号:CN10888487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80020906.1
申请日:2017-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铃木健介 , 吉田亘 , 尼古拉·文森·巴尔比 , 三上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滚子轴承用轴承圈,具有:内层部(15),包括回火马氏体或索氏体;和表面层部(14),围绕所述内层部(15)的整个外围,具有比内层部(15)大的表面维氏硬度,且包括回火马氏体。表面层部(14)包括:滚道部(16),具有与轴承(30)滚动接触的滚道表面(11);和除了滚道部(16)之外的非滚道部(17A、17B)。滚道部(16)包括:第一滚道部(16A),具有用于滚道表面(11)的相对高的压缩残余应力;和第二滚道部(16B),具有比第一滚道部(16A)低的压缩残余应力。第一滚道部(16A)的滚道表面(11)具有与轴承(30)的滚动表面(31)的至少一个轴向方向端部分(31a)接触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610702544.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工件的淬火方法。环状工件(W1、W2)的淬火方法中,环状工件由金属形成,所述淬火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将所述环状工件(W1、W2)加热至淬火温度;解析工序,取得被加热至淬火温度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的直径尺寸,基于取得的所述直径尺寸,将被加热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及冷却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解析工序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以使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尺寸差减小的方式,以不同的喷射条件向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喷射冷却液。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79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0980150135.3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2 , C21D1/06 , C21D1/18 , C21D6/04 , C21D9/40 , C21D2211/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3C8/32 , F16C19/06 , F16C33/64 , Y10T29/496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滚动轴承的长寿命化且能够确保充分的静态负载能力及尺寸稳定性的轴承构成部件及制造方法、以及长寿命且显示充分的静态负载能力及尺寸稳定性的滚动轴承。对由含有3.2~5.0质量%的Cr、0.05质量%以上且不足0.5质量%的V的钢材得到的成型原材料实施碳氮共渗处理等热处理。由此,将滚动轴承的轴承构成部件的从表面到10μm的范围的表面层的C、N的各含量制成1.1~1.6质量%、0.1~1.0质量%,将距表面50μm深的位置的维氏硬度制成740~900(将洛氏C硬度制成62~67),将距表面10μm深的位置的γ量制成20~55体积%,在从表面到10μm的范围的表面层中,存在钒氮化物的粒径0.2~2μm的粒子及/或钒碳氮化物的粒径0.2~2μm的粒子,将从表面到10μm的范围的表面层的该粒子的面积率制成1~10%。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79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50135.3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2 , C21D1/06 , C21D1/18 , C21D6/04 , C21D9/40 , C21D2211/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3C8/32 , F16C19/06 , F16C33/64 , Y10T29/496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滚动轴承的长寿命化且能够确保充分的静态负载能力及尺寸稳定性的轴承构成部件及制造方法、以及长寿命且显示充分的静态负载能力及尺寸稳定性的滚动轴承。对由含有3.2~5.0质量%的Cr、0.05质量%以上且不足0.5质量%的V的钢材得到的成型原材料实施碳氮共渗处理等热处理。由此,将滚动轴承的轴承构成部件的从表面到10μm的范围的表面层的C、N的各含量制成1.1~1.6质量%、0.1~1.0质量%,将距表面50μm深的位置的维氏硬度制成740~900(将洛氏C硬度制成62~67),将距表面10μm深的位置的γ量制成20~55体积%,在从表面到10μm的范围的表面层中,存在钒氮化物的粒径0.2~2μm的粒子及/或钒碳氮化物的粒径0.2~2μm的粒子,将从表面到10μm的范围的表面层的该粒子的面积率制成1~1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