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6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2049.9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 株式会社吴羽·电池·材料·日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其中,以咖啡豆为原料,将碱金属如钾元素等或碱土类金属如钙元素等充分进行脱矿,稳定且高收率制造具有高纯度且可确保可靠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以及为获得碳质材料的中间体。用来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原料组合物含有来源于L值为18.0以下的烘焙咖啡豆的有机物。用来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原料组合物由来源于L值为19.0以下的烘焙咖啡豆的有机物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580017427.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出输入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以及单位体积放电容量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具备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车辆。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数均粒径为0.1~2.0μm,数均粒径除以体积平均粒径获得的值为0.3以下,利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的(002)面的平均层面间隔d002为0.340~0.390nm,氢和碳的原子比(H/C)为0.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6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7503.2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 H01M4/36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P2006/10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G11/24 , H01G11/38 , H01G11/42 , H01G11/50 , H01M4/364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高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等。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由含有多种非石墨化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的碳材料混合物构成,关于所述碳材料混合物,由丁醇法求得的真密度(ρBt)为1.60g/cm3以上2.05g/cm3以下,利用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为0.10以下,在以锂参比电极为基准时0~0.1V下的放电容量为80mAh/g以上230mAh/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6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423.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P2004/61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等,其单位体积的放电容量高且保存特性优异。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中,利用丁醇法求出的真密度(ρBt)为1.55g/cm3以上且小于1.75g/cm3,以锂参照电极基准计0.05V~1.5V负极的放电容量为180mAh/g以上。另外,由以锂参照电极基准计相当于0.2V至1.1V的放电容量X(Ah/g)和电位差0.9(V)计算出的放电曲线的斜率0.9/X(Vg/Ah)为0.75(Vg/Ah)以下,在25℃、50%RH的空气环境中保存100小时后的吸湿量为1.5重量百分比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49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80044852.4
申请日:2013-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来源于植物的炭为原料、钾元素被充分脱灰、平均粒径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所述课题可通过平均粒径为3-30μm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解决,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1)将平均粒径100-10000μm的来源于植物的炭在含有卤素化合物的非活性气体气氛中在500℃-1250℃下进行热处理的气相脱灰工序;(2)将气相脱灰得到的碳质前体进行粉碎的工序;以及(3)将经粉碎的碳质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在1000℃-1600℃下进行焙烧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1062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80031637.8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由添附有碱金属元素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大量地制造非水电解液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方法以及用于进行这样的制造的装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烧成工序,供给含有碱金属元素和/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1000℃~15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成而生成碳质材料,排出碳质材料;以及废气处理工序,使包含在烧成工序中所产生的产生气体和碳质飞散物的非氧化性的废气与水或水溶液接触而对废气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327.2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 吴羽电池材料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C01B31/02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B01D11/02 , C01B32/0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实现钾元素等碱金属以及钙元素等碱土类金属充分脱灰、纯度高且放电容量及效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能够高效率、大量生产所述碳质材料的新型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碳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课题可通过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通过将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碳化而获得,其中,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小于等于0.1,平均粒径Dv50为2~50μm,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计算得到的002面的平均面间隔为0.365nm~0.400nm,钾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5wt%,钙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02wt%。
-
公开(公告)号:CN112106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80031637.8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由添附有碱金属元素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大量地制造非水电解液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方法以及用于进行这样的制造的装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烧成工序,供给含有碱金属元素和/或碱金属化合物的碳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1000℃~15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成而生成碳质材料,排出碳质材料;以及废气处理工序,使包含在烧成工序中所产生的产生气体和碳质飞散物的非氧化性的废气与水或水溶液接触而对废气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380033327.2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B01D11/02 , C01B32/0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实现钾元素等碱金属以及钙元素等碱土类金属充分脱灰、纯度高且放电容量及效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能够高效率、大量生产所述碳质材料的新型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碳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课题可通过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通过将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碳化而获得,其中,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小于等于0.1,平均粒径Dv50为2~50μm,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计算得到的002面的平均面间隔为0.365nm~0.400nm,钾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5wt%,钙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02wt%。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933.4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 吴羽电池材料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实现钾元素等碱金属充分脱灰、纯度高且高温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以及使用所述碳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通过将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碳化而获得,其中,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小于等于0.1,平均粒径Dv50为2~50μm,通过X射线衍射法计算得到的002面的平均面间隔为0.365mm~0.400nm,钾元素含量小于等于0.5wt%,钙元素含量小于等于0.02wt%,通过使用丁醇的比重瓶法计算得到的真密度大于等于1.44g/cm3且低于1.54g/cm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