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4520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416868.9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6 , D03C13/025 , D03D49/14 , D03D27/06 , D03D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绒织机中的绒头经纱的开口控制方法,抑制起绒织机的紧纬时的绒头经纱的张力降低。在松纬以及紧纬的开口曲线上,使交叉定时(K)相同,并且将紧纬的开口曲线上的从交叉定时(K)达到最大开口位置的定时(R1)设定为比松纬的开口曲线上的从交叉定时(K)达到最大开口位置的定时(R2)早。使紧纬的定时(R1)与松纬的定时(R2)不同的开口曲线能够使紧纬的引纬开始时的开口量(H1)比松纬(2)的引纬开始时的开口量(H2)大。开口量(H1)越大,则绒头经纱(TP)越成为被上下强力拉动的状态,绒头经纱(TP)的张力越上升,从而经纱的使用也越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666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10169460.7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3 , D03D49/18
Abstract: 一种在织机内用于织造绒头织物的经纱张力控制装置,织机包括绒头经轴(22)和地经轴(1),织机在所述的地经轴内通过摆动偏压的张力辊(3)完成一条或多条地经(T)的反向放松,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偏压部分,用于在绒头织造步骤时施加第一偏向力到张力辊(3);以及除了由第一偏压部分施加第一偏向力之外的第二偏压部分,用于在绒头织造步骤之间执行滚边织造步骤时施加第二偏向力到张力辊(3)。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102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165496.9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绒织机的绒头经纱张力调整装置,其具有第一板簧和引导板。第一板簧由沿起绒织机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单个弹性部件形成。引导板由刚性部件制成,并且在第一板簧由于一片绒头经纱的张力而弹性形变而移动的方向上与第一板簧隔开。该绒头经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由于所述一片绒头经纱的张力施加到第一板簧,第一板簧在邻近所述一片绒头经纱的宽度的中心的区域比在邻近所述一片绒头经纱的宽度的端部的区域具有更大的弹簧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552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52947.0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3
Abstract: 一种绒头织物织机,包括框架、绒头经轴、起毛圈装置罗拉以及绒头经纱张力调节器。绒头经轴由框架支撑。起毛圈装置罗拉用于朝向织口引导从绒头经轴放送的绒头经线。绒头经纱张力调节器具有沿从绒头经轴延伸至起毛圈装置罗拉的绒头经线的路径设置的片簧。片簧沿织机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至框架。第二端的表面与绒头经线相接触。片簧能够被绒头经线的张力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1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165496.9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绒织机的绒头经纱张力调整装置,其具有第一板簧和引导板。第一板簧由沿起绒织机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单个弹性部件形成。引导板由刚性部件制成,并且在第一板簧由于一片绒头经纱的张力而弹性形变而移动的方向上与第一板簧隔开。该绒头经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由于所述一片绒头经纱的张力施加到第一板簧,第一板簧在邻近所述一片绒头经纱的宽度的中心的区域比在邻近所述一片绒头经纱的宽度的端部的区域具有更大的弹簧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8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04396.3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包括布引导元件和绒头定向元件。用于生产织布的起绒织机具有起毛圈装置。织布被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以通过起毛圈装置移动织口位置并通过起毛圈装置在织布中形成绒头。布引导元件可以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并向起绒织机的卷绕侧引导织布。绒头定向元件被用于将织布压在布引导元件上。绒头定向元件被安装在起绒织机上而不会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69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02511.9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3D3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3 , D03D49/04 , D03J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形成装置,改变织物的织口位置。所述绒头形成装置包括起毛动作构件、可动体、引导件和辊。所述起毛动作构件通过往复枢转而产生起毛动作。所述可动体支撑织口板,并且以相对枢转的方式直接连接至所述起毛动作构件。所述引导件包括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用于引导所述可动体以使所述可动体朝向所述织机的前侧或者后侧移动。所述辊附接于所述可动体。所述引导部分具有使所述可动体沿着与当所述可动体绕所述辊的中心轴线枢转时所述织口板的高度移位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位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861868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88639.5
申请日:2006-05-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酒井要介
IPC: D03D4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机的织物卷绕装置,除了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织物卷绕时容易产生的卷皱发生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简单地制造卷皱防止机构。包括由织物(W)卷绕而形成布卷的布辊(14)、相对于布辊(14)平行地延伸且设置在布卷(R)和卷绕前的织物(W)之间的卷皱防止机构(17),卷皱防止设施(17)具有对布卷(R)进行压接的压接部、将卷绕前织物(W)向布辊(14)进行导向的导向部,压接部至少包含在布卷(R)周向(布卷周向)的多个位置进行接触的接触点(20),导向部在布卷周向上的长度比压接部在布卷周向上的长度小,导向部包含与被导向的织物(W)进行滑动接触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导向面(27)。
-
公开(公告)号:CN10624520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416868.9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6 , D03C13/025 , D03D4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绒织机中的绒头经纱的开口控制方法,抑制起绒织机的紧纬时的绒头经纱的张力降低。在松纬以及紧纬的开口曲线上,使交叉定时(K)相同,并且将紧纬的开口曲线上的从交叉定时(K)达到最大开口位置的定时(R1)设定为比松纬的开口曲线上的从交叉定时(K)达到最大开口位置的定时(R2)早。使紧纬的定时(R1)与松纬的定时(R2)不同的开口曲线能够使紧纬的引纬开始时的开口量(H1)比松纬(2)的引纬开始时的开口量(H2)大。开口量(H1)越大,则绒头经纱(TP)越成为被上下强力拉动的状态,绒头经纱(TP)的张力越上升,从而经纱的使用也越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552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252947.0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39/223
Abstract: 一种绒头织物织机,包括框架、绒头经轴、起毛圈装置罗拉以及绒头经纱张力调节器。绒头经轴由框架支撑。起毛圈装置罗拉用于朝向织口引导从绒头经轴放送的绒头经线。绒头经纱张力调节器具有沿从绒头经轴延伸至起毛圈装置罗拉的绒头经线的路径设置的片簧。片簧沿织机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至框架。第二端的表面与绒头经线相接触。片簧能够被绒头经线的张力弹性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