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8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7912.4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3/063 , F25D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外箱;内箱,设置于上述外箱内;真空隔热材料,设置于上述外箱与上述内箱之间;以及密封材料或隔热构件,设置于上述外箱的一部分的角部。上述密封材料或隔热构件在将连续的板弯折而形成上述角部时具有流动性或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91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67894.X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F25D2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3/067 , F25D23/063 , F25D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外箱、设置于外箱内部的内箱、及设置于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真空隔热板。各真空隔热板中的邻接的真空隔热板在外箱与内箱的角部,以相互接触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13580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067816.0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IPC: F25D2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具备与储藏室的储藏温度带相对应的厚度的隔热壁,隔热性能稳定。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具有储藏温度带不同的多个储藏室的隔热箱体,构成该隔热箱体的隔热壁的隔热材料使用了真空隔热板。储藏室中储藏温度带高的储藏室所对应的隔热壁的厚度与储藏温度带低的储藏室所对应的隔热壁的厚度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807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287602.X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Inventor: 刘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62 , F25D23/063 , F25D2201/14 , F25D2317/061 , F25D2317/0651 , F25D2317/067 , F25D2317/0671 , F25D250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在隔热柜体的下部存在隔热壁体的连结部,在所述冰箱中抑制外部空气从该连结部侵入。以朝贮藏容器内吹出冷气的方式而设置有冷气吹出口,且将冷气吸入口设置在较冷气吹出口的最下端部更上方。从冷气吹出口吹出的冷气在对贮藏容器内进行冷却之后,从冷气吹出口更上方的冷气吸入口被吸入而返回冷气生成部。因而,从冷气吹出口吹出的冷气不会朝下流经贮藏容器与贮藏室之间,从而不会有外部气体从连结部侵入冰箱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80045954.8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3/02 , A47B95/02 , A47F3/043 , F25D23/028 , F25D2201/14 , F25D2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在内箱和外箱之间填充有隔热材,且该冰箱具有将正面作为开口的隔热箱体、和挡住上述隔热箱体的正面侧的开口的门,其中上述门包括:平板状的外板;平板状的内板,和上述外板平行配置;真空隔热材,以夹入上述外板和上述内板之间的整体空间中的方式配置;以及把手,安装于上述外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31863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067062.9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Inventor: 刘扬
IPC: F25D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抑制壳体的内部容积的降低,并且能够将吸管设置于壳体的隔热空间内。具有:在内箱(6)的内侧形成有冷却器室(40)且在外箱(4)的外侧形成有机械室(34)的壳体(2)、设置于冷却器室(40)的冷却器(54)、设置于机械室(34)的压缩机(56)、使从冷却器(54)流出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56)的吸管(82),吸管(82)从划分冷却器室(40)的顶壁(28)或者侧壁进入到在内箱(6)与外箱(4)之间形成的隔热空间(8),并经由隔热空间(8)而连接到压缩机(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