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2586C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01811728.7
申请日:2001-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6/1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300/0017
Abstract: 使非水电解液中含有碳酸亚丙酯和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能降低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高温下保存时气体的析出量,非水电解液中含有作为添加剂的至少1种选自碳酸亚乙烯酯、二苯二硫、二对甲苯基二硫和双(4-甲氧基苯基)二硫的化合物,这样能提高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组合使用上述添加剂,能提供容量维持率和保存稳定性皆优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439179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1811728.7
申请日:2001-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6/1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300/0017
Abstract: 使非水电解液中含有碳酸亚丙酯和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能降低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高温下保存时气体的析出量,非水电解液中含有作为添加剂的至少1种选自碳酸亚乙烯酯、二苯二硫、二对甲苯基二硫和双(4-甲氧基苯基)二硫的化合物,这样能提高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组合使用上述添加剂,能提供容量维持率和保存稳定性皆优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591961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56407.2
申请日:2001-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6/1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300/0017
Abstract: 使非水电解液中含有作为添加剂的至少1种选自碳酸亚乙烯酯、二苯二硫、二对甲苯基二硫和双(4-甲氧基苯基)二硫的化合物,这样能提高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组合使用上述添加剂,能提供容量维持率和保存稳定性皆优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609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080040906.6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G01R31/36 , H01M10/052 , H01M10/48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386 , H01M4/525 , H01M10/0445 , H01M10/443 , H01M10/448 , H01M10/48 , H01M2010/4292 , H02J7/008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方法,锂二次电池包含: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镍系含锂复合氧化物,将充电后的所述正极放电到以锂金属为基准是2.7V以上3.4V以下的第1电位VDp1时结束放电。这样就可以在确保锂二次电池的容量的情况下提高充放电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80004283.1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525 ,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包含: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配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和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镍系含锂复合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可逆容量为350mAh/g以上、且不可逆容量为30mAh/g以下的石墨系材料,正极之中的与负极相对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不可逆容量Qc和负极之中的与正极相对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不可逆容量Qa之比Qc/Qa为0.50以上且低于1.13。由此,可以确保高的容量,并且提高充放电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28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88623.6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泽秀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干式成膜法向可嵌入脱嵌锂的负极的前体附加锂的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前体抵接在具备非水电解质和对电极的测定端子上。然后,从前体相对于对电极的开路电位算出嵌入前体的锂量,并基于算出的锂嵌入量来控制附加给前体的锂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22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4596.3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以下述方式构成:将含有锂和镍的含锂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并且负极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在嵌入有锂的状态下的熔融温度为1200℃以下的负极活性物质。由此,可以期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化、高输出功率化和长寿命化,而且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钉刺试验中,可以抑制由内部短路引起的发热,切实防止热失控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0550484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680003623.8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53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隔膜包含具有氯原子作为端基的耐热树脂,正极活性材料在其组合物中包含含有铝原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即使所述氯原子释放进入非水电解质中,包含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中的铝选择性地渗漏进入非水电解质,由此抑制其它组分元素的渗漏。因此,可以获得在安全性和高温储存特性方面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499216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087685.8
申请日:2007-03-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0 , H01M4/0421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382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嵌入/脱嵌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气相法在载体基材上形成锂金属层的步骤,将载体基材上形成有锂金属层的整个面与集电体上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叠合的步骤,在非水电解液中使锂金属层嵌入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步骤,以及将载体基材从负极活性物质层取下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373846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170882.0
申请日:2008-10-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2/1653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隔膜及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可嵌入及脱嵌锂离子的第1部分、和覆盖在所述第1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第2部分。所述第2部分含有与氧的反应性比第1部分低的至少1种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