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系统和摄像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7634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5868.8

    申请日:2024-09-06

    Inventor: 王剑 李治 张书俊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天线系统和摄像机,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天线系统应用于摄像机,包括相对设置的天线和天线罩,天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至少两个依次间隔排布的天线本体;天线罩包括至少两个依次相连的透波单元,各透波单元与各天线本体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各透波单元均包括主透波部和条形凸起,条形凸起设置于主透波部朝向天线本体的一面,条形凸起与天线本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半个空气波长的整数倍,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条形凸起的正投影与天线本体的正投影错开,且与天线本体的波束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天线本体的波束传输至透波单元的界面各处的相位相等。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天线系统受天线罩的影响导致其波束宽度较小的问题。

    一种布控球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505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687210.7

    申请日:2022-06-16

    Inventor: 王剑 张书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控球,其包括云台组件、摄像头组件和天线组件;摄像头组件设置于云台组件,摄像头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摄像头机芯;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支架、天线组和电连接件,天线支架设置于壳体,天线组包括固定在天线支架上的多支天线,各支天线均与电连接件电连接,电连接件还与摄像头机芯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布控球,包括天线组件,天线组件中的天线组固定在天线支架上,天线组中的各支天线均通过电连接件与摄像头机芯电连接,使得各支天线相对于天线支架的位置固定,不再分散设置。天线组件可作为一个整体装配到布控球中,使得装配过程得以简化,也可以避免因各支天线装配不一致而导致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缝隙天线和包括该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98746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910440053.8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隙天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覆盖金属辐射层和馈电结构,所述金属辐射层和馈电结构直接耦合,所述基板为绝缘介质板,所述基板上具有贯穿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缝隙,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馈电点、第一接地点与所述第一缝隙一一对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隙天线和包括该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其通过改变金属辐射层和馈电结构的位置和耦合关系,以改变缝隙天线的结构和形式,从而使本发明的缝隙天线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并能够适用于无线环境恶劣的设备,例如全金属大屏产品等。

    一种布控球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505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87210.7

    申请日:2022-06-16

    Inventor: 王剑 张书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控球,其包括云台组件、摄像头组件和天线组件;摄像头组件设置于云台组件,摄像头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摄像头机芯;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支架、天线组和电连接件,天线支架设置于壳体,天线组包括固定在天线支架上的多支天线,各支天线均与电连接件电连接,电连接件还与摄像头机芯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布控球,包括天线组件,天线组件中的天线组固定在天线支架上,天线组中的各支天线均通过电连接件与摄像头机芯电连接,使得各支天线相对于天线支架的位置固定,不再分散设置。天线组件可作为一个整体装配到布控球中,使得装配过程得以简化,也可以避免因各支天线装配不一致而导致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SIW端射天线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27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22730.X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SIW端射天线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SIW端射天线包括:介质基体、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多个第一金属化孔、多个第二金属化孔以及馈电金属化孔,介质基体包括介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金属层;各个第一金属化孔均贯穿介质基体和第一金属板,多个第一金属化孔组成的轮廓具有逐渐扩张的开口;各个第二金属化孔均贯穿第一金属板,各个第二金属化孔均通过第一表面延伸至金属层,多个第二金属化孔组成环形轮廓;馈电金属化孔贯穿第二金属板,馈电金属化孔通过第二表面延伸至介质基体内,沿着深入介质基体的方向,馈电金属化孔的孔径逐渐增大。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应用于低频段的天线性能不佳的问题。

    一种双频双极化天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90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0890864.3

    申请日:2018-08-07

    Inventor: 王剑 张书俊 王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双极化天线,双频双极化天线包括:介质基板、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位于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并具有第一高频段枝节、第一低频段枝节和第一馈电网络,第一高频段枝节和第一低频段枝节并联于第一馈电网络;第二辐射体位于介质基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第二高频段枝节、第二低频段枝节和第二馈电网络,第二高频段枝节和第二低频段枝节并联于第二馈电网络;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网络和第二馈电网络对接,被布置为使第一高频段枝节与第二高频段枝节不交叠、第一低频段枝节与所第二低频段枝节不交叠。该双频双极化天线提升了辐射性能、降低了双频双极化天线的总体尺寸。

    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635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46376.7

    申请日:2020-12-09

    Inventor: 王剑 李鑫 张书俊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第一介质板和形成于第一介质板表面的辐射贴片,所述干扰器天线的辐射信号沿着第一介质板的延伸方向传输,并且自所述第一介质板的端部输出;超材料天线罩,所述超材料天线罩与所述第一介质板平行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辐射贴片的位置对应,所述超材料天线罩在第一介质板的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辐射贴片,以抑制自所述辐射贴片辐射的表面波。

    雷达天线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3990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42833.6

    申请日:2024-06-26

    Inventor: 李治 王剑 张书俊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雷达天线,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雷达天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接地体、主辐射体和寄生辐射体,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叠置,第一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接地体设置于第一面,主辐射体设置于第二面,主辐射体设有馈电端口,主辐射体与接地体电连接,主辐射体朝向第二基板,寄生辐射体设置于第二基板背离第一基板的一面,主辐射体与寄生辐射体相互耦合,在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上,寄生辐射体的正投影与主辐射体的正投影部分重合,且寄生辐射体的中心轴与主辐射体的中心轴错开设置。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雷达天线的波束宽度较小的问题。

    UWB天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10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76067.3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UWB天线,应用于UWB定位基站,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UWB天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辐射体,所述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辐射体包括至少三个间隔设置的辐射单元,各所述辐射单元均设有馈电端口,各所述辐射单元沿所述基板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辐射单元的馈电端口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相邻所述辐射单元的馈电端口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辐射单元辐射的中心频率波长的二分之一;接地体,所述接地体设置于所述第二面,各所述辐射单元均与所述接地体电连接。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UWB天线的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

    馈电转换结构、天线装置、天线阵列以及雷达

    公开(公告)号:CN11544114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192676.6

    申请日:2022-09-28

    Inventor: 刘力 王剑 张书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电转换结构、天线装置、天线阵列以及雷达。该馈电转换结构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分别设置于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的第一、第二金属层;介质基板中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和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和第二金属化通孔组;第一金属层上设置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从第一金属层的一边缘向第一方向延伸,且间距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GCPW结构段;两个第一金属化通孔组沿第一方向远离GCPW结构段,并相互平行,以形成SIW结构段;第一金属层上,沿第一方向远离SIW结构段的位置设置第一槽口,第一槽口贯通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化通孔组沿第一方向与两个第一金属化通孔组连续设置并包围第一槽口,以形成过渡结构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