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0071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235378.X

    申请日:2014-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等方面具有适当的结构的桥接导体的旋转电机。将第一相的线圈(21U)的特定的要素导体(31、31)连接的桥接导体(51U、52U)和将第三相的线圈(21W)的特定的要素导体(31、31)连接的桥接导体(51W、52W)形成为向定子(11)的径向的一侧凸出的形状,将第二相的线圈(21V)的特定的要素导体(31、31)连接的桥接导体(51V、52V)形成为向定子(11)的径向的另一侧凸出的形状。各桥接导体在定子(11)的轴向的一端侧配置在相同高度的位置。

    旋转电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722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6586.4

    申请日:2013-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12 H02K3/28

    Abstract: 在构成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中,由U相线圈(34)、V相线圈(36)及W相线圈(38)构成的导电体(26)配置在多个插槽(24)中。所述U相线圈(34)、V相线圈(36)及W相线圈(38)具备:波形卷绕部(46、54),其在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侧具有跨接部(44、52);以及重叠卷绕部(48、56),其与该波形卷绕部(46、54)相邻,且以环绕所述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及另一端面(20b)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波形卷绕部(46、54)与所述重叠卷绕部(48、56)以沿着所述导电体(26)的卷绕方向交替的方式配置。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007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34080.4

    申请日:2014-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H02K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的线圈结构。各相的线圈(21)具备多个第一要素导体(31)及多个第二要素导体(31)、将第一要素导体(31)及第二要素导体(31)所构成的对连接的第一搭接部(43)、将第一要素导体(31)所构成的对及第二要素导体(31)所构成的对连接的第二搭接部(44)。第一要素导体(31)所插入的插槽(12)和第二要素导体(31)所插入的插槽(12)沿着定子(11)的周向以第一规定间隔的间距(6插槽间距)排列,并且将相位错开比第一规定间隔小的第二规定间隔(5插槽间距)。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007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10334080.4

    申请日:2014-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H02K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的线圈结构。各相的线圈(21)具备多个第一要素导体(31)及多个第二要素导体(31)、将第一要素导体(31)及第二要素导体(31)所构成的对连接的第一搭接部(43)、将第一要素导体(31)所构成的对及第二要素导体(31)所构成的对连接的第二搭接部(44)。第一要素导体(31)所插入的插槽(12)和第二要素导体(31)所插入的插槽(12)沿着定子(11)的周向以第一规定间隔的间距(6插槽间距)排列,并且将相位错开比第一规定间隔小的第二规定间隔(5插槽间距)。

    旋转电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0071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410235378.X

    申请日:2014-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等方面具有适当的结构的桥接导体的旋转电机。将第一相的线圈(21U)的特定的要素导体(31、31)连接的桥接导体(51U、52U)和将第三相的线圈(21W)的特定的要素导体(31、31)连接的桥接导体(51W、52W)形成为向定子(11)的径向的一侧凸出的形状,将第二相的线圈(21V)的特定的要素导体(31、31)连接的桥接导体(51V、52V)形成为向定子(11)的径向的另一侧凸出的形状。各桥接导体在定子(11)的轴向的一端侧配置在相同高度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