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41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580044432.1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25 , H01M8/04014 , H01M8/04201 , H01M8/2425 ,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10)包括燃料电池组(12)、热交换器(14)、重整器(16)以及容纳所述燃料电池组(12)、所述热交换器(14)和所述重整器(16)的壳体(18)。在燃料电池组(12)的端板(70a)处形成腔室单元(98)。被所述热交换器(14)加热的空气临时充入所述腔室单元(98)。所述热交换器(14)和所述重整器(16)直接连接到所述腔室单元(98)。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700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80044044.3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哲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04 , F28D7/1669 , F28D7/1684 , H01M8/04074 , H01M8/243 , H01M8/2432 , H01M2008/1293 , Y02P70/56 , Y10T29/49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管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换热器(14)中,将形成第一通路(108)的多个导热管(120)设置在外壁板(92)与内壁板(122)之间。空气流动通过所述第一通路(108)。在所述导热管(120)之间形成了第二通路(110)。排气流动通过所述第二通路(110)。每个所述导热管(120)都具有限制所述第一通路(108)的通路宽度的相对的壁(120a,120b)。所述壁(120a,120b)沿渐开曲线形成。所述第二通路(110)通过沿所述渐开曲线设置相邻的导热管(120)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084407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580044044.3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哲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04 , F28D7/1669 , F28D7/1684 , H01M8/04074 , H01M8/243 , H01M8/2432 , H01M2008/1293 , Y02P70/56 , Y10T29/49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管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换热器(14)中,将形成第一通路(108)的多个导热管(120)设置在外壁板(92)与内壁板(122)之间。空气流动通过所述第一通路(108)。在所述导热管(120)之间形成了第二通路(110)。排气流动通过所述第二通路(110)。每个所述导热管(120)都具有限制所述第一通路(108)的通路宽度的相对的壁(120a,120b)。所述壁(120a,120b)沿渐开曲线形成。所述第二通路(110)通过沿所述渐开曲线设置相邻的导热管(120)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9367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02025.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1/02 , F02M35/024
Abstract: 以提高移动操作由引导孔引导的工作部件的安装性为目的,进气部件的开闭机构具备:进气部件,其收纳过滤部,并且在与过滤部对置的端壁部具有通到化油器的开口;开闭部件,其被配置在过滤部与端壁部之间,对开口进行开闭;以及工作部件,其被配置在隔着端壁部而与开闭部件相反的一侧,使开闭部件工作,工作部件具有:臂部,其沿着端壁部延伸,并且在一端部隔着端壁部与开闭部件连结;以及保持部,其被设置在臂部的另一端部,进气部件具有供臂部插入并引导臂部的移动的引导孔,保持部被配置成从引导孔突出,被设置成宽度比臂部宽,并且在与进气部件的侧壁部对置的面具有切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829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580044432.1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25 , H01M8/04014 , H01M8/04201 , H01M8/2425 ,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10)包括燃料电池组(12)、热交换器(14)、重整器(16)以及容纳所述燃料电池组(12)、所述热交换器(14)和所述重整器(16)的壳体(18)。在燃料电池组(12)的端板(70a)处形成腔室单元(98)。被所述热交换器(14)加热的空气临时充入所述腔室单元(98)。所述热交换器(14)和所述重整器(16)直接连接到所述腔室单元(98)。
-
公开(公告)号:CN112639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80006286.5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构件的开闭机构,其能够抑制运转构件的松动,并可以进行节流杆的定位,所述进气构件的开闭机构具备:进气构件,其收纳过滤部,并且在与过滤部相对向的壁部上具有与化油器相通的开口;开闭构件,其被配置于过滤部与壁部之间,用于开闭开口;及运转构件,其隔着壁部被配置于开闭构件的相反侧,使开闭构件运转。运转构件具有沿着壁部延伸并在一端部隔着壁部与开闭构件连结的腕部、及设置于腕部的另一端部上的保持部,进气构件具有供腕部插入并引导腕部移动的导孔,导孔具有在腕部的移动方向的一侧保持腕部的第一固定部、及在另一侧保持腕部的第二固定部,导孔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各自的宽度小于等于腕部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392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80006286.5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构件的开闭机构,其能够抑制运转构件的松动,并可以进行节流杆的定位,所述进气构件的开闭机构具备:进气构件,其收纳过滤部,并且在与过滤部相对向的壁部上具有与化油器相通的开口;开闭构件,其被配置于过滤部与壁部之间,用于开闭开口;及运转构件,其隔着壁部被配置于开闭构件的相反侧,使开闭构件运转。运转构件具有沿着壁部延伸并在一端部隔着壁部与开闭构件连结的腕部、及设置于腕部的另一端部上的保持部,进气构件具有供腕部插入并引导腕部移动的导孔,导孔具有在腕部的移动方向的一侧保持腕部的第一固定部、及在另一侧保持腕部的第二固定部,导孔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各自的宽度小于等于腕部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3673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80002025.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1/02 , F02M35/024
Abstract: 以提高移动操作由引导孔引导的工作部件的安装性为目的,进气部件的开闭机构具备:进气部件,其收纳过滤部,并且在与过滤部对置的端壁部具有通到化油器的开口;开闭部件,其被配置在过滤部与端壁部之间,对开口进行开闭;以及工作部件,其被配置在隔着端壁部而与开闭部件相反的一侧,使开闭部件工作,工作部件具有:臂部,其沿着端壁部延伸,并且在一端部隔着端壁部与开闭部件连结;以及保持部,其被设置在臂部的另一端部,进气部件具有供臂部插入并引导臂部的移动的引导孔,保持部被配置成从引导孔突出,被设置成宽度比臂部宽,并且在与进气部件的侧壁部对置的面具有切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21111630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770840.0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进气部件的开闭机构。以提高移动操作由引导孔引导的工作部件的安装性为目的,进气部件的开闭机构具备:进气部件,其收纳过滤部,并且在与过滤部对置的端壁部具有通到化油器的开口;开闭部件,其被配置在过滤部与端壁部之间,对开口进行开闭;以及工作部件,其被配置在隔着端壁部而与开闭部件相反的一侧,使开闭部件工作,工作部件具有:臂部,其沿着端壁部延伸,并且在一端部隔着端壁部与开闭部件连结;以及保持部,其被设置在臂部的另一端部,进气部件具有供臂部插入并引导臂部的移动的引导孔,保持部被配置成从引导孔突出,被设置成宽度比臂部宽,并且在与进气部件的侧壁部对置的面具有切口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