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流体生物波导的制备方法、传输可见光的方法、探测红细胞后散射信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7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420202.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流体生物波导的制备方法、传输可见光的方法、探测红细胞后散射信号的方法,光流体生物波导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直径为2μm、长度为6.1μm、锥角为60°~73°光纤探针、制备内径为50μm、壁厚为10μm、长度为2cm的微流管道、制备肠球菌细胞悬浮液,然后将光纤探针的尖端伸入微流管道中,再向光纤探针中通入激光,在光轴方向形成一条波导链,即为组装的光流生物体波导。本方法操作方便、快捷,所制备的流体生物波导具有高度生物兼容性,同时降低光信号的传输损耗,实现在生物介质中光信号的远距离传输与可见光束的亚微米聚焦;所制备的流体生物波导用于传输可见光、探测红细胞后散射信号。

    一种光纤微探针制备方法、调焦方法以及调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5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9826.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微探针制备方法、调焦方法以及调焦装置,其中装置包括:激光器和光纤微探针;所述光纤微探针一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光纤微探针的另一端用于捕获红细胞溶液的单个红细胞;所述光纤微探针直径与红细胞直径相同;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不同功率的激光调整单个红细胞的形变参数,以调节所述光纤微探针的成像焦距。本调焦装置选取人体血管内天然存在的红细胞作为聚光器和变焦元件,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以调整红细胞的形变参数,进而调节光纤微探针的成像焦距。对比其它用于血液疾病诊疗的设备,本申请的调焦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生物兼容性,同时具有多功能、体积小等优势。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内。

    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12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56311.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叶绿体的聚光特性,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叶绿体制备方式简单,制备时长短,可批量获取;且叶绿体可从多种植物细胞中提取,可提取的范围广;叶绿体直径分布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通过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可实现对各种微观结构的体外、体内显微成像;通过结合光镊技术,可实现对叶绿体的变焦,满足不同的成像要求,提高了叶绿体微透镜在光学成像和探测中的灵活性。而且,叶绿体为天然生物结构,以叶绿体作为微透镜显著提高了显微成像的生物兼容性。除了显微成像外,本发明还利用叶绿体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为细胞内动态过程检测等提供了可能性。

    一种基于核壳微透镜的单分子拉曼光纤光镊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89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76272.0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壳微透镜的单分子拉曼光纤光镊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拉曼光谱仪、光纤耦合器、光纤激光器、光纤探针、用于容纳待测样本的核壳微透镜悬浮液,光纤探针的前端伸入核壳微透镜悬浮液内。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核壳微透镜的回音壁共振效应可以放大样品的拉曼信号,从而实现在生物环境下对纳米尺度生物样品的探测,本发明无需引入外源物质即可完成探测,具有高度生物兼容性;基于核壳微透镜光纤探针的小型化,可以在狭窄生物环境中进行单分子拉曼光谱的探测;本发明具有捕获单个生物分子的能力,同时可对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进行放大,可用于生物环境内对生物大分子或者尺寸在纳米级的细菌或病毒的原位探测。

    一种纳米成像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74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95472.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成像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系统包括激光器、声光偏转器、扩束镜、二向色镜、显微镜、样品室、照明光源、反射镜、聚光镜、相机和计算机,所述样品室的样品衬底上涂有包含有上转换纳米颗粒的样本溶液;其中,激光器发出的光依次经过声光偏转器调制、扩束镜准直、二向色镜反射、显微镜聚焦后,用于捕获及控制上转换纳米颗粒;照明光源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样品、二向色镜投射、反射镜反射、聚光镜聚光后,在相机成像;计算机用于控制激光器、声光偏转器以及显示相机采集的图像。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可广泛应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12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56311.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叶绿体的聚光特性,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叶绿体制备方式简单,制备时长短,可批量获取;且叶绿体可从多种植物细胞中提取,可提取的范围广;叶绿体直径分布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通过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可实现对各种微观结构的体外、体内显微成像;通过结合光镊技术,可实现对叶绿体的变焦,满足不同的成像要求,提高了叶绿体微透镜在光学成像和探测中的灵活性。而且,叶绿体为天然生物结构,以叶绿体作为微透镜显著提高了显微成像的生物兼容性。除了显微成像外,本发明还利用叶绿体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为细胞内动态过程检测等提供了可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