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卡用转接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92579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610141346.9

    申请日:2006-09-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存储卡用转接器,可以将小型存储卡使用在比其大型的存储卡用的卡连接器中,其中,由金属制的盖与树脂制的基底(10)构成对应于大型存储卡外形的形状的转接器本体,在所述金属制的盖(30)的外表面上,通过部分地减薄该金属制的盖的材料厚度而形成规定尺寸的台阶差(41、42),在减薄的所述金属制的盖的外表面上以小于等于所述台阶差(41、42)的厚度形成绝缘层。在转接器的一面侧设有绝缘区域(B、C),不增加转接器的厚度地维持转接器的刚性的同时,在转接器的一面侧任意地设定绝缘区域。

    插板
    2.
    发明授权
    插板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0409498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410005487.9

    申请日:2004-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3/0825 G06K13/08 G06K13/0856 H01R12/7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板,特别是关于可将插入框体(1)的卡片插入空间的存储卡片等的卡片(100)半锁定成可拉出状态的插板,提供可长期发挥半锁定功能并在卡片组装状态可强化半锁定功能的插板。在框体(1)上可前后自由移动地安装滑动件(3),平时可在卡片排出方向对该滑动件(3)赋能。在滑动件(3)上设可拉出地结合于卡片的半锁定机构(5)。半锁定机构(5)分割形成为可动片(52)与金属制弹簧体(55),可动片(52)由一体具有可拉出地结合于卡片(100)的结合突起(51)的树脂成形体构成;金属制弹簧体(55)在结合突起(51)配入卡片(100)的凹部(110)的方向对可动片(52)弹性赋能。还可具有在上述滑动件(3)处于推入位置时增大上述弹簧体(55)的弹力的辅助弹簧体(70)。

    卡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2920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71353.1

    申请日:200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0013 G06K13/08

    Abstract: 在形成金属薄板制的盖子(3)和插入存储卡(100)的插口(5)的树脂基体身(2)上,具有填埋了由强度比基体身形成树脂更高的材料组成的芯构件(24)的卡误插入防止用的加厚部(22),该加厚部(22)位于以正规插入姿势插入插口(5)的卡安装位置的存储卡(100)误插入防止用的槽口区域并碰到以正规插入姿势以外的姿势误插入的存储卡(100)的插入端面上阻止存储卡(100)插入卡装配位置。这时,要事先使芯构件(24)的端面(25)从加厚部(22)的端面(23)突出。

    同轴缆线连接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6571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510065696.7

    申请日:2005-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50 H01R13/18 H01R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缆线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触头(1)、内置有触头(1)的绝缘体(2)、筒状的插座嵌合部(4)。该插座嵌合部(4)在绝缘体(2)的外侧在同心圆上配置有连着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的多个圆弧状弹簧(4b)。为了解决由于与插座(S)的反复嵌合而导致的插座嵌合部(4)的嵌合保持力降低的问题,设有弹簧(11)。该弹簧(11)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并将插座嵌合部(4)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特别是,将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两个圆弧状弹簧(4b)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

    卡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9967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164135.7

    申请日:200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0021 G06K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在插入有在前端的一端侧具有切除部分(2)的卡(1)的外壳(11)的一侧,卡连接器具有滑动元件(50),所述滑动元件(50)具有装配到卡(1)的切除部分(2)中的突起部分(51),所述滑动元件(50)可在卡插入/拔出的方向上移动。防止错误插入装置设置在与滑动元件(50)相对的外壳(11)的侧面部分(33)的位置上,该位置靠近卡插入口(10),当卡(1)以相反的表面、背面关系错误地插入并倾斜、以便消除由位于外壳(11)中与滑动元件(50)相对的一侧的卡(1)的切除部分(2)形成的间隙的时候,切除部分(2)一侧的卡(1)的前端部分的边缘装配到所述防止错误插入装置中,以阻止卡1插入。

    存储卡用转接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0084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41346.9

    申请日:2006-09-29

    Abstract: 本发明在可以将小型存储卡使用在比其大型的存储卡用的卡连接器中的存储卡用转接器中,在跟树脂制的基底(10)构成与大型存储卡外形对应的形状的转接器本体的金属制的盖(30)的表面,通过部分地减薄该盖(30)的材料厚度而设有台阶差(41、42),在减薄的所述盖(30)的表面以小于等于所述台阶差(41、42)的厚度形成绝缘层(43、44),在转接器的一面侧设有绝缘区域(B、C),不增加转接器的厚度地维持转接器的刚性的同时,在转接器的一面侧任意地设定绝缘区域。

    插塞式连接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5932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27485.1

    申请日:2002-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塞式连接器,特别是涉及当与对方连接器连接时,具有将其连接在对方连接器上的锁定功能的插塞式连接器,在锁定部件采用合成树脂压型体制细长锁定片(30)做成时,对使该锁定片(30)产生弯曲变形所需的动作负荷的大小可以进行增减调节。本发明的插塞式连接器(A)具备:接点部(20)、锁定片(30)、推压操作部件(50)、和填充材(60);填充材(60)起着调节锁定片(30)的动作负荷的作用。本发明中,即使在锁定部件采用金属制作时,也不会由于对对方连接器产生的撬力而削掉对方连接器的壳体,从而可以提高锁定状态的稳定性。本发明中,插塞式连接器(A)的锁定部件(80)是通过将截面为圆形的金属线材折弯而作成的。

    模块以及模块与对接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2592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411978.7

    申请日:201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以及模块与对接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模块包括可相对于对接连接器容易定位的连接器并且可以以低成本制造。模块(M)包括罩(400)、电路板(200)和连接器(100)。罩(400)具有适于容纳管(41)的通孔(411)。电路板(200)设置在罩(400)内。连接器(100)安装在电路板(200)上,并且可以沿着第一方向Z‑Z’装配到管(41)中。连接器(100)包括管形的壳(120)。壳(120)包括唇状部(120a)、角部(121a)、(121b)、(121c)、(121d)、(121e)、(121f)和引导部(122a)、(122b)、(122c)、(122d)、(122e)、(122f)。引导部是斜面。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2703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10196918.8

    申请日:2007-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确保接触片稳定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该接触片配置在卡适配器或卡连接器的卡插入空间(5f)内,且与设在卡(1)的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2)接触。本发明的接触片的一方具有第一支点(11b)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从第一支点(11b)起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以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11d)而在一方具有的第二板簧片部(11e)自第二支点(11d)起具有倾斜角而形成为沿卡插入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并使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另一方与卡(1)的接触垫片(2)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