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00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101351.7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构成减轻由添加剂导致的容量降低、高电压下的循环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解决方法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具有层状结构,且包含含有镍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和附着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含有锂及铝的氧化物以及含有锂及硼的氧化物。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含有表层固溶有铝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粒子。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的组成中,固溶于一次粒子表层的铝的摩尔数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与存在于一次粒子的除表层以外的区域的铝的摩尔数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之差大于0.22摩尔%且小于0.6摩尔%。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0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101351.7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构成减轻由添加剂导致的容量降低、高电压下的循环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解决方法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具有层状结构,且包含含有镍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和附着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含有锂及铝的氧化物以及含有锂及硼的氧化物。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含有表层固溶有铝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粒子。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的组成中,固溶于一次粒子表层的铝的摩尔数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与存在于一次粒子的除表层以外的区域的铝的摩尔数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之差大于0.22摩尔%且小于0.6摩尔%。

    碳材料、其制造方法及电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172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80016610.3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填充性优异的比表面积大的碳材料。碳材料的圆形度大于0.83,比表面积为400m2/g以上。碳材料可以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而制造,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包含比表面积为50m2/g以上的第1碳粒子、水溶性粘结剂及水的悬浮液;由悬浮液得到造粒体;将造粒体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第2碳粒子。

    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661473.1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涉及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第一粒子与含有钠离子的溶液接触,得到含有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钠元素的第二粒子,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具有层状结构、且其组成中的镍的摩尔数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7以上且小于1;将上述第二粒子与硼化合物,得到混合物;以及,以100℃以上且450℃以下的温度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热处理。

    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661473.1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涉及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第一粒子与含有钠离子的溶液接触,得到含有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钠元素的第二粒子,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具有层状结构、且其组成中的镍的摩尔数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7以上且小于1;将上述第二粒子与硼化合物,得到混合物;以及,以100℃以上且450℃以下的温度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热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