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3572.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从四川老泡菜汁中分离筛选出了一种新的耐镉乳酸菌GDMCC60377,其固体耐受镉浓度高达9000mg/L,液体耐受镉浓度高达900mg/L;在pH值5-6,温度37℃的条件下,所述耐镉乳酸菌GDMCC60377对5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60-70%,对10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35-45%,对200-70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20-30%,对200-70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10-15%;上述指标均远远优于现有的耐镉乳酸菌,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耐镉乳酸菌GDMCC60377对镉的吸附率还会持续上升,直至48℃之后趋于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4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293225.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9K17/40 , B09C1/1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基于魏斯氏菌的镉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魏斯氏菌菌剂、矿物混合剂和活化剂,所述矿物混合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磷矿粉6‑12份、硅质原料6‑12份、生石灰6‑12份、膨润土2‑8份、碳酸钙4‑10份、硫代硫酸钠4‑10份、活性炭6‑15份、松土精2‑6份,所述活化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Na2EDTA 6‑10份、柠檬酸钠10‑16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镉污染土壤进行多次养护,来达到降低镉污染的目的,提高了土壤的修复效率,延长了修复的有效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293974.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3/3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魏斯氏菌的高镉废水处理方法,使用魏斯氏菌ZY-6降低工业废水中的镉浓度。将工业废水引至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初级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设有生物填料的过滤池,所述生物填料内生长有魏斯氏菌ZY-6;所述沉淀池底部的初沉淤泥通过淤泥泵和淤泥管道输送至淤泥处理池,对初沉淤泥进行生物淋滤,生物淋滤菌液中含有魏斯氏菌ZY-6。本发明使用魏斯氏菌ZY-6对高镉废水进行处理,该菌种在固体耐受镉浓度高达9000mg/L,液体耐受镉浓度高达900mg/L,远优于现有的耐镉菌种;再加上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除镉,针对性强,镉的去除率大大提高,节约了生物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7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93204.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魏斯氏菌的大米镉含量降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水稻种植土壤中施加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魏斯氏菌ZY‑6菌剂、矿物混合剂、活性剂;S2,收割成熟的稻谷经过砻谷、碾米制成大米;S3,利用魏斯氏菌(Weissellaviridescens)ZY‑6对大米进行恒温自然发酵,魏斯氏菌ZY‑6为绿色魏斯氏菌NRIC1536,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0377。本发明使用魏斯氏菌ZY‑6对大米种植过程和收获后的降镉处理,消镉率高达90‑98%。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93225.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9K17/40 , B09C1/1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基于魏斯氏菌的镉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魏斯氏菌菌剂、矿物混合剂和活化剂,所述矿物混合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磷矿粉6-12份、硅质原料6-12份、生石灰6-12份、膨润土2-8份、碳酸钙4-10份、硫代硫酸钠4-10份、活性炭6-15份、松土精2-6份,所述活化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Na2EDTA 6-10份、柠檬酸钠10-16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镉污染土壤进行多次养护,来达到降低镉污染的目的,提高了土壤的修复效率,延长了修复的有效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293572.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从四川老泡菜汁中分离筛选出了一种新的耐镉乳酸菌GDMCC60377,其固体耐受镉浓度高达9000mg/L,液体耐受镉浓度高达900mg/L;在pH值5‑6,温度37℃的条件下,所述耐镉乳酸菌GDMCC60377对5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60‑70%,对10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35‑45%,对200‑70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20‑30%,对200‑700mg/L镉溶液的吸附率在10‑15%;上述指标均远远优于现有的耐镉乳酸菌,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耐镉乳酸菌GDMCC60377对镉的吸附率还会持续上升,直至48℃之后趋于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76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293204.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魏斯氏菌的大米镉含量降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水稻种植土壤中施加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魏斯氏菌ZY‑6菌剂、矿物混合剂、活性剂;S2,收割成熟的稻谷经过砻谷、碾米制成大米;S3,利用魏斯氏菌(Weissellaviridescens)ZY‑6对大米进行恒温自然发酵,魏斯氏菌ZY‑6为绿色魏斯氏菌NRIC1536,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0377。本发明使用魏斯氏菌ZY‑6对大米种植过程和收获后的降镉处理,消镉率高达90‑9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