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62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50203.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动态模式分解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采用动态模式分解智能提取电能质量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基本动态模式,获取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征,设计基于特征融合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将提取的特征输入神经网络实现分类电能质量扰动源的分类。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扰动分类的准确度以及扰动识别效率,为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2607.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两阶段BESS优化的配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以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并解决实时运行中出现的网络违规问题。第一阶段是前瞻性调度,利用预测的配电网负荷需求和DG发电量来确定BESS有功/无功功率设置点,通过平滑电网功率以及优化功率因数来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第二阶段引入实时模型预测控制,为解决由于预测不确定性或意外事件而导致的网络违规问题,利用实时测量的配电网数据来调整发生网络违规的时间点的结果。通过两阶段优化对配电网中BESS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优化调度,改善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减少配电网的网络违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55527.4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采用改进灰色聚类与组合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引入指数型白化权函数得到各指标属于各评估等级的白化权系数,再根据组合赋权的方式计算各电能质量评估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综合聚类系数对样本的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评估对象对不同电能质量等级的隶属度和电能质量等级。本发明能够反映样本对不同电能质量等级的隶属程度,可以区分同一等级样本的电能质量优劣,为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210053218U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20337479.6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供电装置及系统,分布式电源并网供电装置包括开关站及升压站;开关站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第三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用于通过升压站与分布式电源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变电站及第二变电站的第一母线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用于通过升压站与分布式电源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变电站及第二变电站的第二母线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还通过第三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通过在第一变电站、第二变电站及分布式电源之间设置开关站,作为中转站,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变电站时,可以进行分段同步建设,减少建设工期,降低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298906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20101901.8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包括连接于直流母线的直流供电电源设备,以及用于连接在第一交流母线环形回路与第二交流母线环形回路之间的直流配电设备;直流配电设备包括第一交直流转换装置和第二交直流转换装置;第一交直流转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直流母线,第二端连接第一交流母线环形回路;第二交直流转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直流母线,第二端连接第二交流母线环形回路。本申请能够实现第一交流母线环形回路和第二交流母线环形回路实现的闭环接线及闭环运行,进而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603568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102098.X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4H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变电站,其包括:第一变电站,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工作场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内的至少两台第一配电装置,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台所述第一配电装置之间间隔形成合建区域;及第二变电站,所述第二变电站设置于所述合建区域内。该建造方案,相当于将第二电变站通过立体布置的方式建设在了第一变电站上(内),也即实现了在一块地块上完成了两座变电站的施工建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仅需报批一块地块即可,降低土地审批与建站难度,并且单位面积土地上由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同时工作进行对外供电,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体的供电潜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