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6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19898.0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电缆防护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沟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电缆沟排水结构包括电缆沟;第一盖板,设在所述电缆沟的开口处;第二盖板,盖在电缆沟的开口处并与第一盖板对接,第二盖板内部设有过水通道,第二盖板高于场地标高。这种电缆沟排水结构直接在电缆沟的开口处盖上具有过水通道的第二盖板,一方面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而且方便电缆敷设和检修,电缆沟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电缆沟;预制钢结构的第二盖板并运输至工地现场;待电缆沟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在电缆沟上铺设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且铺设过程中,根据场地情况,相邻两个第二盖板之间间隔若干数量的第一盖板。

    地下空间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外防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2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68019.8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外防水系统及施工方法,地下空间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外防水系统包括:原混凝土结构,包括原混凝土垫层、原防水层、原保护层、原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原防水层设于原混凝土垫层的背水面,原保护层设于原防水层的背水面,原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设于原保护层的背水面;新混凝土结构,包括新混凝土垫层、排水板、新防水层、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新混凝土垫层与原混凝土垫层相互衔接,排水板设于新混凝土垫层的背水面,新防水层设于排水板的背水面,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设于新防水层的背水面并与原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相互衔接,有利于降低防水施工的难度且新防水层能够对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开式细水雾喷头及细水雾灭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798460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1850841.6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式细水雾喷头及细水雾灭火装置,开式细水雾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水腔、中部腔与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水孔。所述中部腔的口径d2小于所述进水腔的口径d1以及所述雾化腔的口径d3。上述的开式细水雾喷头,消防水经过进水腔、中部腔进入到雾化腔内,并通过喷水孔向外喷出。由于中部腔的口径d2小于进水腔的口径d1以及雾化腔的口径d3,消防水通过中部腔两次改变压力,如此能提高雾化效果。此外,通过雾化腔上的喷水孔取代雾化喷嘴,能使得开式细水雾喷头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进而能够减小加工成本。

    细水雾灭火系统分区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67552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21834285.3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分区控制装置,包括阀箱、集流管、两个以上分区组件、及操作接线盒。集流管与两个以上分区组件均设置在阀箱内。分区组件包括旁通管与分区阀。旁通管的一端与集流管连通,分区阀设置在旁通管上。操作接线盒与分区阀电性连接,操作接线盒用于控制分区阀开启与关闭。上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分区控制装置,集流管接入外部水源,并向两个以上旁通管输送,旁通管能分别连通到两个以上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供水管路,以实现对档案馆、室内变压器、发电机房、配电室、计算机房等场所的两个以上分区的管控。由于集流管与两个以上分区组件均设置在阀箱内,在应用于分区相对集中的场所时,占用空间小,安装布置简化。

    闭式细水雾喷头及细水雾灭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67542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21838848.6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式细水雾喷头及细水雾灭火装置,闭式细水雾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感温启动件与阀杆。喷头本体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水腔、阀体腔、雾化腔及探测腔。上述的闭式细水雾喷头,在场所保护区起火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感温启动件破碎或熔化,阀杆在水压作用下移动进入到所述探测腔内并从所述阀体腔内脱离出来,消防水便经过进水腔、阀体腔进入到雾化腔内,并通过喷水孔向外喷出,起到灭火作用。由于阀体腔的口径d2小于进水腔的口径d1以及雾化腔的口径d3,消防水通过阀体腔两次改变压力,如此能提高雾化效果。此外,通过雾化腔上的喷水孔取代雾化喷嘴,能使得闭式细水雾喷头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进而能够简化装配难度,减小加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