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快换小车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27419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237198.0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快换小车,包括液压升降车架,在所述的液压升降车架上设有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放置模具的输送架,所述的输送架能在底座上移动,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供输送架移动的导轨和驱动输送架沿导轨移动的驱动装置,在所述的底座两侧设有能支撑在地面的一组支撑腿,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控制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减小劳动强度,模具更换快捷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承力索线夹机加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455929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483877.6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力索线夹机加工装,包括有底座和定位板,所述的底座和定位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底座和定位板之间设有一组转角气缸,在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一组供转角气缸伸缩杆穿过的通孔,在所述的转角气缸伸缩杆端部安装有压条,在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一组放置承力索线夹的定位槽,所述的转角气缸伸缩杆缩回后压条能将放置在定位槽上的承力索线夹压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同一个定位板上可以设置多个定位槽,同时安装多个承力索线夹,提高了夹装效率,由于压条在非工作位不干涉承力索线夹的安装,该工装能够从上方直接将承力索线夹装入定位槽内,从而方便采用机械手操作,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折角矩形铝合金定位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57116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033401.1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一种折角矩形铝合金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由定位钩、定位销钉套筒及定位器本体构成,定位器本体由铝合金矩形管弯折成折角型,两端分别固定有定位钩和定位销钉套筒。本实用新型本体采用的铝合金矩形管弯折成型,定位钩、定位销钉套筒铆接固定在铝合金矩形管本体上,另外还可在铝合金矩形管内增加中间弯型铆接头以满足特殊线路的要求。整体结构新颖,强度高,弹性好,抗弯性和抗疲劳性能优越,安全可靠,安装、调试和维修更方便。从结构和性能上均能满足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设计和运行要求。

    型材线岔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57115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033400.7

    申请日:2009-05-22

    Abstract: 一种型材线岔,由线岔本体(1)和线夹(2)构成,线岔本体(1)为倒“T”型的型材,且其下端面上制有两个对称的线槽(5),线夹(2)的上端卡装在线槽(5)内,下端卡装在接触线沟槽(6)内。本实用新型受力后产生的挠度完全能够适应高速线路对线岔的要求,有效改善线路过渡的平滑性,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新颖,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锻造自动化生产线抓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33801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3061787.2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锻造自动化生产线抓料系统,包括位于锻造设备两侧的上料机器人和下料机器人,在所述的上料机器人一侧设有二次定位装置,所述的二次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的支架上倾斜设置有V型槽道,在所述的V型槽道内壁上设有一组万向滚珠,在所述的V型槽道上还设有定位块。采用上述结构的定位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可控性好、可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以及可连续作业,同时对于提高产品一致性,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增强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的可靠性。

    一种抱箍类零部件锻造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20612167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273873.7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一种抱箍类零部件锻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的分模面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成型凸台及向内凹进的上型腔,且上型腔与成型凸台平滑衔接;所述下模的分模面上具有从上向下依次向内凹进的阻尼腔、下型腔,且所述阻尼腔与下型腔平滑衔接;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后,所述成型凸台完全伸入阻尼腔,并使成型凸台、上型腔与下型腔围合形成与抱箍类零部件外部形状相同的模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型腔上方设置阻尼腔,延缓锻造过程中坯料水平方向的变形,加快坯料Z轴方向变形,快速进入下型腔及上型腔中形成产品,使坯料绝大部分转化为产品、极少部分转化为飞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类零部件锻造过程中存在的锻造坯料利用率低、锻件成本较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