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2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76821.1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OCAE模型的高耗能工厂负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集两年的高耗能工厂的负荷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处理;然后使用卷积层、池化层、激活层及BN层搭建优异卷积自编码器即所提出的OCAE模型;其次把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对OCAE模型进行训练,用测试集对OCAE模型进行测试;之后当测试集测试时,使用重建损失评价模型优异度。根据重建损失来选取最终的OCAE模型;最后与其他相同类型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比,验证模型特征提取效果。最终得到OCAE模型进行高耗能工厂的负荷特征提取不仅可以更好地挖掘负荷数据深层信息,而且特征提取效果优于自编码器AE,稀疏自编码器SAE,一维卷积自编码器1D‑CAE。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61742.3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与互动方法,方法包括:定义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指标;建立人体舒适度模型;建立基于改进金豺优化算法的深度置信网络模型;基于IGJO‑DBN的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基于IGJO‑DBN互动模型,根据需要调节的空调功率信息结合空调、环境参数等,计算预算温度的设定;面向需求响应的空调负荷实时交互。该方法解决了现有关于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研究中多采用启停方式控制空调,不满足人体舒适度,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的问题,实现了电网与空调的实时互动,解决了传统DBN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不易确定与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并且具有极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良好的评估精度和稳定性,为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5343.4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行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居民端空调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可调节潜力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对负荷原始数据进行分解;设定阈值m,判断居民参与意愿是否大于阈值m,当居民参与意愿大于阈值时,视作参与需求响应;其次,将分解后的数据作为输入,构建量子长短期记忆QLSTM模型,对空调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可调节潜力进行评估;最后将人体舒适度纳入空调负荷参与需求响应潜力分析,对空调响应潜力的评估值进行修正。需求响应在电网经济可靠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发明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25222.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N3/006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方法包括:定义单个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指标;建立基于改进海鸥优化算法的动态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改进海鸥优化算法的动态BP神经网络的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该发明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不易确定以及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且具有极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良好的评估精度和稳定性,为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6941.5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需求侧响应下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对采集的空调负荷数据,按需求侧用电时间段划分,标识为用电时间段对应的电力负荷,并且对空调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和动态高斯策略对麻雀搜索算法SSA改进得到ISSA算法,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超参数,构建ISSA‑LSTM模型;然后将测试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利用空调负荷的训练数据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最后采用性能指标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利用最优模型得到最终的空调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结果。该方法可以保证电力系统中空调负荷安全、稳定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在大规模空调用电的条件下,利用具有较高评估准确度的相关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评估误差,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促进能源可持续性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