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08593.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G16H40/20 , G06Q10/087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耗材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血液净化耗材需求信息;根据所述血液净化耗材需求信息,确定待转运的目标血液净化耗材;控制所述目标血液净化耗材输出,记录耗材出库信息。本发明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耗材时,只需输入耗材需求信息,即可由后台自动确定目标血液净化耗材,从而快速从库房输出目标血液净化耗材;并且,在目标耗材输出的同时,后台可以自动记录输出耗材的出库信息,对耗材出库信息进行自动统计,提高耗材出库信息的统计准确度,从而实现对库房中大量血液净化耗材的出库管理,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88371.8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苦杏仁苷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苦杏仁苷的提取设备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苦杏仁苷提取装置不方便取出滤渣和滤渣中含水量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放置机构,其包括底板、转动连接在底板顶部的中空的转轴和固定在转轴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动力齿轮安装板内部开设有与转轴内部连通的空腔,底板上方分为提取区与和出料区,动力齿轮位于提取区;提取机构,其数量为两个、并对称的设置在安装板顶面两侧。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方便的将提取后的溶液中的滤渣和提取液分离开,同时也大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将过滤后的滤渣从提取罐内取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8924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8387.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辅助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房颤检测装置,包括功能机构、监测机构、袖套、指套和腿套,功能机构与监测机构之间连接有导线一;袖套与指套之间连接有导线三,所述功能机构与腿套之间连接有导线四,本发明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进而可以更好的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适应不同监测需要,配合多个传感器的工作以及分体式的设计,可实现稳定快捷安全的信号采集,同时适应不同患者,方便穿戴,不影响整个装置使用,实现长时间的监测需要,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安全稳定的传输,减少外界信号的干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多层结构,可以使得装置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83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86611.2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套管针,包括:针管,针管的一端安装有针头,针管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套接管,套接管远离针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软管,针管侧端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上开设有限位槽;手持柄组件,手持柄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限位环的限位槽处;碟翼固定组件,碟翼固定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限位环限位槽处;针管内部安装有两个止血阀瓣膜,套接管靠近针管一端安装有止血阀组件,止血阀组件与止血阀瓣膜相适配;鲁尔母接头,鲁尔母结构固定连接在第一软管远离套接一端,鲁尔母接头外侧设有外螺纹;鲁尔公接头,鲁尔公接头与鲁尔母接头相适配,且鲁尔母接头与鲁尔公接头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连接件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鲁尔公接头远离鲁尔母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软管。
-
公开(公告)号:CN220938680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1877307.0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换液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虚焊设计免配置CRRT置换液袋,包括:袋体,袋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透析机连通的连接头一,袋体内设有放置成品液的成品液区域;配置液放置袋,配置液放置袋与袋体之间一体成型,配置液放置袋与袋体通过隔绝区域分隔;隔绝保护机构,隔绝保护机构位于袋体与配置液放置袋之间隔绝区域的一侧,隔绝保护机构在隔绝区域打开前对隔绝区域压迫,使得隔绝区域无法导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袋体和配置液放置袋将成品液与碳酸氢盐置换隔离开,减小沉淀发生的可能性,在使用前只需挤压即可将溶液混合,不与外部环境接触,既保证医护人员操作较为方便,又可以减小被外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