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光纤放线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273707U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21202733.9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光纤放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整体为矩形结构,其底部两侧安装有万向刹车轮,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左右两根架体组合而成,架体顶部与底部均为矩形状,支撑架组合后的中部呈圆形孔结构,所述支撑架中部圆孔内安装有轴承套,所述支撑架的轴承套与卷轴组的安装盘连接,所述卷轴组为多根轴体组合而成,多根轴体以安装盘的中心处呈环形阵列排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光纤放线装置解决现有装置车体自重高,特别是在井下环境,长时间行走已经耗费人工的体力,车体的重量增加会加剧人工的疲累,不利于实际井下作业工作。

    缓释抗氧型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16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0741.5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缓释抗氧型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抗氧化剂和复合高吸水树脂,抗氧化剂由花青素经过分子修饰形成,复合高吸水树脂由高吸水树脂经过水滑石改性形成,将重量比为1:1~7的抗氧化剂和复合高吸水树脂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使抗氧化剂、复合高吸水树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呈现凝胶状态,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40~50℃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即获得缓释抗氧型阻化剂,本发明缓释抗氧型阻化剂能够实现在煤自燃高温阶段持续捕获自由基,解决了传统阻化剂在高温下易失效的问题。

    一种条带开采采空区充填料浆堵漏密封自动化控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73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84363.9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带开采采空区充填料浆堵漏密封自动化控制设备,属于矿井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主板,主板位于底板的上端,其中,主板的第一端与底板通过圆柱管转动连接,主板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的固定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与主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固定调整主板与底板之间的相对角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条带开采采空区充填料浆堵漏密封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够防止注浆时充填料浆从采空区漏出,解决膏体充填不充分等问题。在料浆充填过程中,堵漏密封设备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密封效果良好且可重复使用高。

    模拟封闭火区内煤自然发火及熄灭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87326.3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一种模拟封闭火区内煤自然发火及熄灭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实验装置包括煤体模拟系统、火情监测系统、灭火模拟系统和排污处理系统,火情监测系统包括色谱仪、氮气源、氧气源,以及嵌插于煤体中且分布于不同部位的多个热电偶和多个取气口;灭火模拟系统包括灭火剂源,灭火剂源用于提供气体灭火剂并从实验箱体的底部通入到煤体中,或者用于提供固态灭火剂或液态灭火剂并从实验箱体的顶部通入到煤体中;排污处理系统包括气体排污处理子系统和液体排污处理子系统,以处理经煤体上溢的气体,以及处理经煤体流出的液体。本发明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模拟煤自然发火全过程以及熄灭的过程,可以真实反映不同灭火材料对不同煤体的抑制效果。

    缓释抗氧型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1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0741.5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缓释抗氧型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抗氧化剂和复合高吸水树脂,抗氧化剂由花青素经过分子修饰形成,复合高吸水树脂由高吸水树脂经过水滑石改性形成,将重量比为1:1~7的抗氧化剂和复合高吸水树脂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使抗氧化剂、复合高吸水树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呈现凝胶状态,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40~50℃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即获得缓释抗氧型阻化剂,本发明缓释抗氧型阻化剂能够实现在煤自燃高温阶段持续捕获自由基,解决了传统阻化剂在高温下易失效的问题。

    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60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52135.7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包括设置在采煤工作面内的固体吸附系统、喷雾吸附系统和多个CO传感器,所述固体吸附系统包括外筒中设置的多层固体吸附剂分子筛,所述喷雾吸附系统包括竖直设置在采煤工作面巷道顶部的多个喷出CO吸附溶液的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路连接外部存储有CO吸附溶液的储液罐;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的方法方法:当采煤工作面内的CO浓度超过限定值时触发CO传感器,开启喷雾吸附系统,通过喷出的CO吸附溶液对CO进行吸附消除,同时利用挡风帘将气流导流进入固体吸附系统,利用固体吸附分子筛对CO进行吸附消除。本发明能将异常泄露到采煤工作面的CO直接吸附消除,有效保障了生命和财产安全。

    模拟封闭火区内煤自然发火及熄灭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587326.3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一种模拟封闭火区内煤自然发火及熄灭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实验装置包括煤体模拟系统、火情监测系统、灭火模拟系统和排污处理系统,火情监测系统包括色谱仪、氮气源、氧气源,以及嵌插于煤体中且分布于不同部位的多个热电偶和多个取气口;灭火模拟系统包括灭火剂源,灭火剂源用于提供气体灭火剂并从实验箱体的底部通入到煤体中,或者用于提供固态灭火剂或液态灭火剂并从实验箱体的顶部通入到煤体中;排污处理系统包括气体排污处理子系统和液体排污处理子系统,以处理经煤体上溢的气体,以及处理经煤体流出的液体。本发明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模拟煤自然发火全过程以及熄灭的过程,可以真实反映不同灭火材料对不同煤体的抑制效果。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609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30222.8

    申请日:2016-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地应力模拟加载系统、瓦斯压力模拟加载系统、声发射系统、突出箱体和计算机;所述地应力模拟加载系统包括电子万能试验机、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突出箱体对中放置在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底座上,所述电子万能试验机、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均与计算机相连接。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装置进行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的方法。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压力,实现三维加载压力,且在煤样发生突出时能够准确的记录突出时的临界压力值,能够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实时的反映煤与瓦斯突出前后的能量与压力的变化规律。

    一种煤矿井下一氧化碳气体溯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6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3738.4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一氧化碳气体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取伴生气体;二、安装气体监测装置;三、数据采集;四、分析每个测点处的一氧化碳来源;五、逆风流追溯一氧化碳源头。本发明溯源方法操作简便,通过在巷道内规定位置布设气体监测装置测量伴生气体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并采用伴生气体溯源的方式来追溯一氧化碳的源头,能够在矿井开采前较为安全的时间布置气体监测装置后,可在井上完成一氧化碳溯源工作,能够减少井下工作人数,对矿井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作业有所帮助。

    煤化工园区设备危险源定量计算及反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00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3730.2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煤化工园区设备危险源定量计算及反馈系统,包括监测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上传至综合云端处理模块和在线监控调节模块,综合云端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上传分析处理结果至在线监控调节模块,在线监控调节模块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反馈至监测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应急调控。本发明煤化工园区设备危险源定量计算及反馈系统采用了高精度的新型传感器对设备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准确监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PURPLE BOOK风险性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设备危险源准确的定性定量判定,为应急调控方向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并通过逐步应急调控使得设备完全处于安全状态,保证园区的安全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