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529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80063418.8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空气调节系统(1)根据对系统整体的使用商用电力进行抑制的抑制指令来执行第一运转,在所述第一运转中,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热源,并且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41)进行空气调节。空气调节系统(1)包括电力抑制部(5、11、100),所述电力抑制部与第一运转开始的时刻同步地进行第一控制,在所述第一控制中,将系统整体的使用商用电力控制为第一值以下。

    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19509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200310102489.5

    申请日:1998-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5/06 F25D23/003

    Abstract: 一空气入口(16)形成在构成装置主体(10)的后侧竖直壁部分(10b)或一单独的表面上,一空气供给通道从后侧竖直壁(10b)上的空气入口(16)向空气出口(14a、14b)延伸,该空气出口在一倾斜表面部分(13)上向上倾斜地形成,该倾斜表面部分也是在相反方向上设的一个单独表面,在空气流通道中设置一空冷吸收器(17)、一空冷冷凝器(19)和风扇(15a、15b),风扇的轴线分别与空气出口(14a、14b)相对应倾斜向上布置,按此布置,该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有一集中的空气吸入空间,及减小的安装区域,而且通过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的通道减小空气流动阻力,使热交换部分的气流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空气调节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529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80063418.8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空气调节系统(1)根据对系统整体的使用商用电力进行抑制的抑制指令来执行第一运转,在所述第一运转中,将蓄热用热交换器(21)作为热源,并且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41)进行空气调节。空气调节系统(1)包括电力抑制部(5、11、100),所述电力抑制部与第一运转开始的时刻同步地进行第一控制,在所述第一控制中,将系统整体的使用商用电力控制为第一值以下。

    蓄热式空调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10570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580070637.0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在蓄热式空调机中,避免低负荷时压缩机效率降低。蓄热式空调机具备:制冷剂回路(11),其具有压缩机(22)、室外热交换器(23)和室内热交换器(72),并进行制冷循环;以及蓄热部(60),其具有蓄热介质,其使该蓄热介质与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蓄热式空调机能够执行:在制冷剂回路(11),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制冷剂被冷凝且在室内热交换器(72)中制冷剂蒸发的单纯制冷运转;以及在制冷剂回路(11),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制冷剂被冷凝且在室内热交换器(72)中制冷剂蒸发,并且蓄热部(60)的蓄热介质被制冷剂冷却的制冷蓄冷运转。蓄热式空调机具备运转控制部(100),若在单纯制冷运转过程中压缩机(22)的旋转速度降低至规定的下侧基准值,则运转控制部(100)将蓄热式空调机的运转方式从单纯制冷运转切换为制冷蓄冷运转,使压缩机(22)的旋转速度增加。

    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4794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310102489.5

    申请日:1998-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5/06 F25D23/003

    Abstract: 一空气入口(16)形成在构成装置主体(10)的后侧竖直壁部分(10b)或一单独的表面上,一空气供给通道从后侧竖直壁(10b)上的空气入口(16)向空气出口(14a、14b)延伸,该空气出口在一倾斜表面部分(13)上向上倾斜地形成,该倾斜表面部分也是在相反方向上设的一个单独表面,在空气流通道中设置一空冷吸收器(17)、一空冷冷凝器(19)和风扇(15a、15b),风扇的轴线分别与空气出口(14a、14b)相对应倾斜向上布置,按此布置,该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有一集中的空气吸入空间,及减小的安装区域,而且通过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的通道减小空气流动阻力,使热交换部分的气流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空调室内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08628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80030907.1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0 F24F1/0011 F24F11/79 F24F13/15 F24F2221/28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吹出空气流更宽范围地遍及到左右的空调室内机。在壁挂式的空调室内机(4)中具有主体壳体(5)和风向调节部(6)。主体壳体(5)具有调和空气的吹出流路(8)。风向调节部(6)配置在吹出流路(8)的出口附近,具有调节风向的外侧垂直挡板(61)和内侧垂直挡板(62)。离吹出流路(8)的第1侧壁(87)最近的外侧垂直挡板(61)具有这样的部分:在处于采取越到调和空气的空气流的下游侧越接近第1侧壁(87)的姿势的状态下,下游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即中央部分(61a)与第1侧壁(87)之间的间隙为10mm以下,而且,下游侧的端部的中央部分(61a)以外的上方部分(61b)、下方部分(61c)与第1侧壁(87)之间的间隙大于10mm。

    空气调节器用室内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2155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0941.3

    申请日:2008-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用室内机,其包括箱型的主体外壳(1)。在该主体外壳(1)的前表面设置有一对空气吸入口(5),在各空气吸入口(5)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空气吹出口(7)。在上述主体外壳(1)内,形成有从上述各空气吸入口(5)通到相邻的空气吹出口(7)的一对空气通路(6)。在主体外壳(1)内与上述各空气吸入口(5)对应地分别设置涡轮风扇(8),在各涡轮风扇(8)的两侧与一对空气吹出口(7)对应地设置有一对热交换器(9)。在一对热交换器(9)以及涡轮风扇(8)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盘(15)。在该排水盘(15)内收纳有将一对热交换器(9)彼此连接的致冷剂配管(21a~21d)。

    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574C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98800388.0

    申请日:1998-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5/06 F25D23/003

    Abstract: 一空气入口(16)形成在构成装置主体(10)的后侧竖直壁部分(10b)或一单独的表面上,一空气供给通道从后侧竖直壁(10b)上的空气入口(16)向空气出口(14a、14b)延伸,该空气出口在一倾斜表面部分(13)上向上倾斜地形成,该倾斜表面部分也是在相反方向上设的一个单独表面,在空气流通道中设置一空冷吸收器(17)、一空冷冷凝器(19)和风扇(15a、15b),风扇的轴线分别与空气出口(14a、14b)相对应倾斜向上布置,按此布置,该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有一集中的空气吸入空间,及减小的安装区域,而且通过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的通道减小空气流动阻力,使热交换部分的气流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