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4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524759.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168 , C01B3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构筑均匀介孔碳的方法,使用食人鱼酸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含氧官能团;将金属离子水溶液加入棕榈酸钠修饰的碳纳米管中,使其反应析出准固体,然后高温煅烧得到前驱体材料;使用盐酸水溶液对前驱体材料进行刻蚀即可得到表面包覆均匀介孔碳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可以在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表面原位构筑均匀的介孔碳,并且覆盖度高。现有研究都难以实现在单根碳纳米管表面构筑均匀的介孔碳,往往只能制备出介孔碳与碳纳米管相分离的材料,并不能实现碳纳米管作为载体与介孔碳之间的协同效应。本发明充分扩宽了在碳纳米管表面构筑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784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4759.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168 , C01B3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构筑均匀介孔碳的方法,使用食人鱼酸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含氧官能团;将金属离子水溶液加入棕榈酸钠修饰的碳纳米管中,使其反应析出准固体,然后高温煅烧得到前驱体材料;使用盐酸水溶液对前驱体材料进行刻蚀即可得到表面包覆均匀介孔碳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可以在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表面原位构筑均匀的介孔碳,并且覆盖度高。现有研究都难以实现在单根碳纳米管表面构筑均匀的介孔碳,往往只能制备出介孔碳与碳纳米管相分离的材料,并不能实现碳纳米管作为载体与介孔碳之间的协同效应。本发明充分扩宽了在碳纳米管表面构筑均匀介孔碳的方法,有利于实现碳纳米管与原位构筑的均匀介孔碳之间的协同效应,极大提升碳纳米管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24848.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B32/194 , C01B32/198 , C01B32/1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包覆单层有序介孔碳或介孔石墨烯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分散于油酸钠水溶液中,超声使其均匀分散;缓慢加入氯化铁水溶液发生阳离子交换,铁离子取代油酸钠中的钠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原位形成油酸铁前驱体,摇晃使其沉淀,然后抽滤水洗;所得沉淀在氮气氛围下热解,油酸铁转换为碳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阵列,其中碳层来自于油酸根热解;经过酸刻蚀去除氧化铁颗粒,即可实现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构筑一层有序介孔碳包覆层。所得介孔碳包覆层可进一步通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在保持其有序孔结构的前提下转化为介孔石墨烯包覆层。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放大,为石墨烯表面改性,拓展其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30223.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重结晶的氯化钠粉末作为二维结构的牺牲模板、氯化铁和油酸钠作为反应前驱体,高温热解后可以制得碳包覆的二维单层有序四氧化三铁超晶格,接着通过酸刻蚀除去内部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晶即可获得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进一步地对碳框架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在保持二维单层有序孔道结构的同时,有效提升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从而得到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类石墨烯框架。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所制备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介孔结构和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在催化、储能、吸附与分离等多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30223.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重结晶的氯化钠粉末作为二维结构的牺牲模板、氯化铁和油酸钠作为反应前驱体,高温热解后可以制得碳包覆的二维单层有序四氧化三铁超晶格,接着通过酸刻蚀除去内部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晶即可获得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进一步地对碳框架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在保持二维单层有序孔道结构的同时,有效提升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从而得到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类石墨烯框架。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所制备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介孔结构和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在催化、储能、吸附与分离等多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