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86340.5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仕韬 , 王春义 , 宋蕙慧 , 宋新新 , 于芃 , 李牧远 , 潘志远 , 李经纬 , 王玥娇 , 王婧 , 王磊 , 孙树敏 , 王聪 , 葛杨 , 杨颂 , 刘一爽 , 邢晨 , 李爱晶 , 王玺 , 韩立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其中,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处于同一配电网中的多个分布式光伏单元和分布式储能单元;基于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技术制约建立模型约束条件;获取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模型约束条件及历史运行数据,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确定分布式光系统的储能最优配置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储能配置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分布式光伏系统参与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及发电质量,并充分实现对光伏系统出力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8287.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参数两阶段优化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VDP虚拟振子单元,用于对并入电网的逆变器进行渐近同步控制;以及多参数优化单元,用于在逆变器并入电网后的电压建立阶段及电压维持阶段优化VDP虚拟振子单元的多个控制参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能够满足不同阶段VDP虚拟振子控制逆变器的输出要求,又能够在提高电压响应速度与抑制三次谐波含量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954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66206.8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函数发生器,包括:单片机模块,集成在FPGA上的波形选择器、相位累加器和波形发生器,模数转换模块和放大滤波模块;所述相位累加器由所述单片机模块控制进行数据的累加,确定输出频率;所述波形发生器存储有波形函数表,用于根据所述相位累加器的输出频率确定所产生的波形数据;所述波形选择器根据所述波形选择器所产生的波形数据控制所输出的波形;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波形选择器的输出进行转换后输入至所述放大滤波模块;所述放大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所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差分放大后输出对应的波形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67772.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计及甲烷化和碳捕集的风光氢综合能源优化方法,属于能源优化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计及碳捕集和甲烷化的风光氢综合能源架构;基于计及碳捕集和甲烷化的风光氢综合能源架构,建立各能流转换和储存设备的数学模型;基于各能流转换和储存设备的数学模型,建立调度模型目标函数和容量配置目标函数,并建立调度模型目标函数和容量配置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其中,调度模型目标函数为购能成本、弃风弃光量和运维成本之和的最小值,容量配置目标函数为建设、运维成本和碳排放成本之和的最小值;利用CPLEX求解器得到最优调度方案和最优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提出考虑系统灵活性的调度和容量规划模型,在模型的建立上进行了创新,并且具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57596.0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Inventor: 赵吉祥 , 宋新新 , 王璐璐 , 潘志远 , 赵义术 , 任玉保 , 刘海客 , 刘朝阳 , 刘书阁 , 崔西友 , 王婧 , 张正茂 , 牟黎 , 李壮壮 , 高铭 , 郭江震 , 邢凤民 , 李成志 , 王凯 , 孙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无功规划方法领域,提供了基于曲线聚类和覆盖法的变电站无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在聚类曲线上进行电容器档位阶梯状曲线的最优覆盖,求取无功失配面积,建立失配面积最小、投切次数最小和投资成本最小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变电站无功优化配置方案。考虑电容器组失配面积及投切次数,能够兼顾电容器组的无功调节能力的同时,避免电容器过于频繁投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70042.0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负荷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重要度和参与意愿的电力电子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实时频率;比较微电网实时频率与预设重要等级的负荷所对应的控制频率;根据频率比较结果进行负荷的功率控制。其无需互联通讯,减少了通信和储能系统的投资;同时,充分考虑了用户意愿,降低了对负荷的影响,也保证了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42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47273.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覆冰称重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称重传感器,包括称重传感器主体,所述称重传感器主体的外表面涂有防腐层,所述称重传感器主体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称重传感器主体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称重传感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该种现有的输电线路覆冰称重传感器在实际使用时,将固定板套在称重传感器的外表面,固定板通过设置的四组弹性绳进行固定,最后人们通过薄海绵来操作使用该称重传感器,将聚脲层、氟树脂层、环氧树脂层与聚氨酯层涂在称重传感器的外表面,可以有效提高该称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其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26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157596.0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Inventor: 赵吉祥 , 宋新新 , 王璐璐 , 潘志远 , 赵义术 , 任玉保 , 刘海客 , 刘朝阳 , 刘书阁 , 崔西友 , 王婧 , 张正茂 , 牟黎 , 李壮壮 , 高铭 , 郭江震 , 邢凤民 , 李成志 , 王凯 , 孙磊
IPC: G06F18/23213 , G06N3/126 ,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无功规划方法领域,提供了基于曲线聚类和覆盖法的变电站无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在聚类曲线上进行电容器档位阶梯状曲线的最优覆盖,求取无功失配面积,建立失配面积最小、投切次数最小和投资成本最小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变电站无功优化配置方案。考虑电容器组失配面积及投切次数,能够兼顾电容器组的无功调节能力的同时,避免电容器过于频繁投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806107.5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H01H33/6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簧储能式真空断路器的模拟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模拟弹簧储能式真空断路器装置,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模拟断路器的储能状态、合闸异常状态以及分闸异常状态;配电自动化终端,连接模拟弹簧储能式真空断路器装置,用于采集故障电流发分、合闸命令,控制模拟断路器的分闸与合闸操作;微处理器,连接配电自动化终端,用于接收自动化配电终端分、合闸命令,并判断模拟断路器工作是否正常,将输出信号作用于继电器,使故障点的继电器断开。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5058.8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教学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课堂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教学互动系统及方法,包括云平台,用于提供电力系统技术教学资源;教师端,用于监控学生在云平台上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学生端,用于访问云平台的教学资源和模拟环境;电力网络模拟单元,用于学生端操作模拟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自适应学习单元,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测试结果和互动情况,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本发明通过电力网络模拟单元,学生可以获得实际操作经验,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技术,同时通过自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难度和内容,使得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在没有教师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得到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