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53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917331.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VT泄露电流无源零磁通取样装置,包括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的匝数为两匝以上,每一匝设置有抽头;还包括插口端子(1)、第一连接器(L1)和第二连接器(L2);所述第一连接器(L1)一端连接到插口端子(1),另一端连接到一次绕组第一匝的抽头(10);所述第二连接器(L2)一端连接到插口端子(1),另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到一次绕组其它匝的抽头,当第二连接器(L2)连接到插口端子(1)时,第一连接器(L1)断开。采用可调整的一次绕组和高精度零磁通互感器,通过将变化大的一次电流转换为小的二次电流信号,实现了泄漏电流的高精度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205333719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29635.0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VT泄漏电流无源零磁通取样装置,包括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的匝数为两匝以上,每一匝设置有抽头;还包括插口端子(1)、第一连接器(L1)和第二连接器(L2);所述第一连接器(L1)一端连接到插口端子(1),另一端连接到一次绕组第一匝的抽头(10);所述第二连接器(L2)一端连接到插口端子(1),另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到一次绕组其它匝的抽头,当第二连接器(L2)连接到插口端子(1)时,第一连接器(L1)断开。采用可调整的一次绕组和高精度零磁通互感器,通过将变化大的一次电流转换为小的二次电流信号,实现了泄漏电流的高精度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19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17331.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0092 ,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VT泄漏电流无源零磁通取样装置,包括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的匝数为两匝以上,每一匝设置有抽头;还包括插口端子(1)、第一连接器(L1)和第二连接器(L2);所述第一连接器(L1)一端连接到插口端子(1),另一端连接到一次绕组第一匝的抽头(10);所述第二连接器(L2)一端连接到插口端子(1),另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到一次绕组其它匝的抽头,当第二连接器(L2)连接到插口端子(1)时,第一连接器(L1)断开。采用可调整的一次绕组和高精度零磁通互感器,通过将变化大的一次电流转换为小的二次电流信号,实现了泄漏电流的高精度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1367681.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互感器及其支撑架构的金属腐蚀状态判断方法,本发明首先基于工业污染大气的环境条件对电力互感器及其支撑架构金属材料进行了大气腐蚀试验,使得腐蚀电化学特征数据库更加符合恶劣环境下的腐蚀特性,有利于对腐蚀严重的电力互感器进行腐蚀评估;然后本文采用便携式的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极进行了金属的电化学测试,最后提取了不同腐蚀程度下的电化学特征量进行腐蚀评价。本方法确定了电化学转移阻抗Rt与金属腐蚀程度区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了电力互感器金属材料腐蚀程度方便和快捷测量,适用于工程现场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67681.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互感器及其支撑架构的金属腐蚀状态判断方法,本发明首先基于工业污染大气的环境条件对电力互感器及其支撑架构金属材料进行了大气腐蚀试验,使得腐蚀电化学特征数据库更加符合恶劣环境下的腐蚀特性,有利于对腐蚀严重的电力互感器进行腐蚀评估;然后本文采用便携式的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极进行了金属的电化学测试,最后提取了不同腐蚀程度下的电化学特征量进行腐蚀评价。本方法确定了电化学转移阻抗Rt与金属腐蚀程度区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了电力互感器金属材料腐蚀程度方便和快捷测量,适用于工程现场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75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776471.1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 Y02E40/76 , Y04S10/545 ,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含风光储发电微网的企业能效方法,属于风光储发电微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电网和企业历史统计资料得出企业在一个周期内的用电模型,结合历史气象资料、采用现代气象预测技术得到风光发电输出功率;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企业用电模型和风光发电输出功率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离散化后的用电数据和输出功率;步骤3、根据企业用电数据、风光发电输出功率和蓄电池等相关数据建立综合模型;步骤4、利用遗传算法GA对企业用电数据和风光发电输出功率进行优化,进而得到优化后的企业用电数据。本发明能提高工业高耗能企业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35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11803.6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公开了一种光纤跳线通用式转换器,包括转换器底座,所述转换器底座上设置有两组跳线转换器组,每组跳线转换器组包括数个跳线转换器,跳线转换器包括外部跳线接口、跳线转换部、内部跳线接口,每组跳线转换器组的内部跳线接口采用统一的跳线接口,所述光纤跳线转换器还包括光纤跳线。该光纤跳线通用式转换器集中了不同接头形式的跳线能对不同接头跳线进行连接来实现光信号的有效传输,通用式的转换连接方式避免了一次工作时携带大量种类的光纤跳线的数量,而且集成式的结构整体携带使用方便、易于管理,大大减少了漏带或者遗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613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437988.3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定位装置,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两个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气缸、连接条和定位块,定位气缸垂直固定于基板上,定位气缸的伸缩端与位于基板下方的连接条连接,至少一个定位块设置于连接条的底部,定位块与连接条平行,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置两个定位装置,一个定位装置用于压紧电能表的前端,另一个定位装置用于压紧电能表的后端,从而更加可靠的压紧电能表,防止电能表从工装板上的定位槽中脱出,使合闸测试、接拆线测试等测试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10221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60546.8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 H04L29/06 , G01S19/42 ,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效数据采集和能效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媒体能效监测方法,制备一种多媒体能效监测终端,该终端包括通过实时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多媒体数字处理单元和协处理单元。本发明不仅完成能耗数据采集的功能,更将数据采集与数据多媒体显示、数据分析相结合,为能效监测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大大简化了能效监测系统的实施复杂度,大大加强了能效监测系统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51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60151.8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效数据采集和能效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媒体能效监测终端,包括通过实时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多媒体数字处理单元和协处理单元,所述多媒体数字处理单元和LVDSLCD、电容触摸屏、GPRS通信单元、以太网通信单元、语音输入单元和语音输出单元相连,所述协处理单元和GPRS通信单元、433MHz无线收发单元、RS485接口单元、CAN收发单元和双路12位ADC接口单元相连。本发明不仅完成能耗数据采集的功能,更将数据采集与数据多媒体显示、数据分析相结合,为能效监测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大大简化了能效监测系统的实施复杂度,大大加强了能效监测系统的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