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撑型高熵层状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4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0169945.5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撑型高熵层状氧化物,化学通式为:NaxCay/2□1‑x‑yFeaMnbM1y1M2y2…MiyiO2,位形熵ΔSconfig>1.5R,其中,Ca元素位于碱金属层钠位,□为空位缺陷,0.8≤x≤1,0≤y≤0.2,0.1≤a,0.4≤b,a+b+y1+y2+…+yi=1,i≥3,M1,M2,…,Mi分别为Li、Mg、Al、K、Ti、V、Cr、Ni、Co、Cu、Zn、Zr、Nb、Mo、Sn、Ta、W和La中的一种。该柱撑型高熵层状氧化物为O3相结构,空间群为#imgabs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柱撑型高熵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喷雾干燥法、共沉淀法中的一种进行制备柱撑型高熵层状氧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柱撑型高熵层状氧化物在钠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一种醇基低共熔溶剂剥离废弃电池正/负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5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69830.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任远 凡雨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醇基低共熔溶剂剥离废弃电池正/负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方法,包括:(1)将废弃锂离子电池浸于饱和盐溶液中,完全放电后,剥去外壳进行拆解,得到正/负极极片;(2)将多元醇作为氢键供体,与氢键受体在室温下混合后,在50‑100℃下加热搅拌制得低共熔溶剂;(3)将正/负极极片放入低共熔溶剂中,于80‑200℃条件下反应并辅以搅拌、超声,得到正/负极材料与集流体,氢键供体与氢键受体的摩尔比为10:1‑1:10,正/负极极片与低共熔溶剂的质量比为1:5‑1:200。本发明采用醇基低共熔溶剂,对废弃电池正/负极材料实现了高效率、高纯度剥离,且可同步实现对金属集流体的无损回收。

    一种含有添加剂的二次电池正极片、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97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57067.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添加剂的二次电池正极片、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含有添加剂的二次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添加剂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位于正极集流体和补钠添加剂层中间,添加剂层的制备方法为喷涂法,添加剂层所使用的添加剂为柠檬酸锂或柠檬酸钠,其溶于以乙醇作为溶剂的甘油溶液中。添加剂在化成充电阶段时分解并释放碱金属离子和气体,分解产生的气体在化成阶段即可除去,而分解产生的碱金属离子则可以有效补充碱金属离子的不可逆消耗,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该电池正极片在化成产气阶段不会在极片内部产生气孔,在循环过程中更加稳定,循环性能更加优异。

    一种反哺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443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4408.9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哺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隔膜材料包括基材,以及附着在基材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中含有质量比为1:(1-20)的高分子聚合物与硅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隔膜材料当在电解液环境中,电化学环境下,复合涂层与锂反应以LixSi(x∈(0,4.4))的形式存储锂离子,在循环过程中以浅充浅放的方式补充锂离子的消耗,从而提高含锂负极的库伦效率、提升循环寿命,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由于未被完全锂化的LixSi(x∈(0,4.4))可以通过合金化反应吸收循环过程中负极产生的锂枝晶并在后序循环中“反哺”回负极,使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含锂负极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一种碳包覆磷酸钒锂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7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80982.4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包覆磷酸钒锂(LVP)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将乙酰丙酮氧钒、醋酸锂、磷酸溶于氮氮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绿色粘稠透明溶液,通过静电纺丝设备制得前驱布,将前驱布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处理,制备得到碳包覆磷酸钒锂柔性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柔性碳包覆LVP柔性电极结构为:碳纤维上均匀的分布着碳包覆的LVP纳米球,因而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且该柔性LVP电极可直接作为电极片,无需添加粘结剂、导电剂,也不需要集流体担载活性物质,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一种改性与修复相结合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81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4906.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任远 龚诗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与修复相结合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再生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浸泡于饱和盐溶液中完全放电后拆解得到石墨负极片;然后将石墨负极片置于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浸泡处理,将石墨负极物料滤液抽滤得到滤饼,滤饼经水洗、干燥后研磨得到石墨粉末;将石墨粉末进行酸浸处理,再稀释;然后向稀释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氮源改性试剂,将得到的改性石墨材料的混合溶液抽滤得到改性石墨材料,经干燥、研磨处理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升温后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石墨负极活性材料。此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试剂、环境成本及能耗低,对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处理有积极意义。

    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72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77387.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于内核外的外壳,内核由NASICON型磷酸盐聚阴离子化合物构成,其化学通式为:Na4‑aV2‑bMb(PO4)3,其中,0≤a≤1,0≤b≤2,M为Fe、Mn、Ti、Zr、Al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壳由隧道型氧化物构成,其化学通式为:NacMn1‑dAdO2,其中,0.22≤c≤0.66,0≤d≤1,所述A为Li、Mg、Al、Ti、V、Cr、Fe、Co、Ni、Cu、Zn、Zr、Nb、Mo、Sn、Ta、W、Sb和La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