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超低渗介质气体全过程渗透参数测量研究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0603568.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饱和超低渗介质气体全过程渗透参数测量研究平台及方法。研究平台包括主体腔室、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外部供压装置、温控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主体腔室用以放置试样开展气体渗透试验;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包括上游端气室、下游端气室、真空泵、两个安全阀;外部供压装置包括气源、增压泵、空气压缩机、气体缓冲罐、调压阀;温控系统包括玻璃纤维电热带、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本发明在温控条件下,通过逐级递增气压的方式确定气体突破压力,并基于每一级气压下的压力变化曲线计算实时气体渗透率,且提供了两种气体渗透率计算方法,为深地质处置库的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种用于研究剪切应变历史对砂土液化特性影响的模型箱

    公开(公告)号:CN10495234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367800.1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叶斌 蒲黍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剪切应变历史对砂土液化特性影响的模型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两块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设有与箱体底板铰接的固定端和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转动端,活动挡板与箱体之间的空间由软质海绵填充,所述箱体设于连接加振装置的振动台底座上,所述振动台底座设于加载基座上,所述加载基座的一端底部设有螺杆伸缩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剪切应变值大小,实现定量地研究饱和砂土在剪切应变历史影响下的液化特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试验结果可靠性等优点。

    一种温湿控制恒定应变速率高压固结仪

    公开(公告)号:CN10513703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51219.8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控制恒定应变速率高压固结仪,包括:压力室,用于放置试样;温度控制装置,与压力室连接,用于控制试样温度;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择一与压力室连接的饱和控制组件和非饱和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试样湿度;高压加载及量测装置,用于容纳压力室,对压力室中试样施加恒定应变速率,并测量其对试样施加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择一与压力室连接的饱和控制组件和非饱和控制组件,能实现饱和控制和非饱和控制的自由切换,同时高压加载及量测装置对压力室中试样施加恒定应变速率,对试样的压力性能的测试更全面。

    一种测量饱和超低渗介质气体全过程渗透参数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601482.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及地质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测量饱和超低渗介质气体全过程渗透参数的试验系统,包括主体腔室、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外部供压装置、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主体腔室是装置的试验主体部分,用以放置试样开展气体渗透试验;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包括上游端气室、下游端气室、真空泵、两个安全阀;外部供压装置包括气源、增压泵、空气压缩机、气体缓冲罐、调压阀。本发明试验系统在温控条件下,通过逐级递增气压的方式确定气体突破压力,并基于每一级气压下的压力变化曲线计算实时气体渗透率,且提供了基于上游端气室或下游端气室内的压力变化曲线的两种气体渗透率计算方法,为深地质处置库的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种可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振动的岩土模型试验振动台

    公开(公告)号:CN118655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9800.8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胡海龙 叶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振动的岩土模型试验振动台,包括:底座、电动机、传动轮、三角传动皮带、限位块、压簧、台面、模型箱框、模型箱壁、限位钢板、上层平台梁、中层平台架、下层平台架、水平传动轴、竖直传动轴、外球面轴承座、外球面轴承方形底座、偏心块、螺旋齿轮、变频器、数显时间继电器;台面上侧焊接有模型箱框,模型箱框内侧安装有模型箱壁,台面下侧安装有两块限位钢板,两块限位钢板之间从上往下依次焊接有上层平台梁、中层平台架和下层平台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造简单,运行稳定,振动强度、方向和频率可调,振动持续时间可控,试验材料位移和变形可观测、运行稳定。

    饱和超低渗介质气体全过程渗透参数测量研究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3568.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饱和超低渗介质气体全过程渗透参数测量研究平台及方法。研究平台包括主体腔室、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外部供压装置、温控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主体腔室用以放置试样开展气体渗透试验;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包括上游端气室、下游端气室、真空泵、两个安全阀;外部供压装置包括气源、增压泵、空气压缩机、气体缓冲罐、调压阀;温控系统包括玻璃纤维电热带、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本发明在温控条件下,通过逐级递增气压的方式确定气体突破压力,并基于每一级气压下的压力变化曲线计算实时气体渗透率,且提供了两种气体渗透率计算方法,为深地质处置库的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离心场中测量可液化土剪切流变性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713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068861.9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小丽 叶斌 赵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流变性质测量试验装置及方法,用于在离心场中测量可液化土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剪切流变性质,其中装置包括:包括第一计算机、第二计算机、伺服驱动器、剪切流变模块、模型箱和数据采集模块,第一计算机位于控制室中,并通过通信模块连接位于离心机室中的第二计算机,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计算机,输出端连接剪切流变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剪切流变模块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模型箱上,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模型箱;第一计算机通过通信模块远程访问第二计算机,进而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剪切流变模块中的伺服电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由数据采集模块记录伺服电机不同工作转速下的试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高速试验等优点。

    离心场中测量可液化土剪切流变性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713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8861.9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小丽 叶斌 赵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流变性质测量试验装置及方法,用于在离心场中测量可液化土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剪切流变性质,其中装置包括:包括第一计算机、第二计算机、伺服驱动器、剪切流变模块、模型箱和数据采集模块,第一计算机位于控制室中,并通过通信模块连接位于离心机室中的第二计算机,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计算机,输出端连接剪切流变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剪切流变模块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模型箱上,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模型箱;第一计算机通过通信模块远程访问第二计算机,进而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剪切流变模块中的伺服电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由数据采集模块记录伺服电机不同工作转速下的试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高速试验等优点。

    一种测量超临界CO2在岩石中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9221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82519.3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叶斌 叶为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质工程研究领域。一种测量超临界CO2在岩石中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包括高压渗透室、恒温水循环装置、围压增压器、进口缓冲容器、出口压缓冲容器、背压调压阀、出口调压阀、流量计和CO2增压泵。所述高压渗透室用于放置岩样进行渗透试验,分别与恒温水循环装置、围压增压器、进口缓冲容器、出口缓冲容器相连。本发明的关键构件高压渗透室。高压渗透室采用高强度的不锈钢制成,并有一定的厚度,保证承受内腔的高压不发生破坏。高压渗透室包括外壳、内腔、安全阀和一个排气阀。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设计合理,方便使用,效率高,整个装置成本低。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主动展开式端头装置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2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4810.4

    申请日:2024-1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主动展开式端头装置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在主动展开式端头装置的每一个滑块上安装高精度传感器,通过高速数据采集卡实时采集试验过程中关键数据,包括滑块位移和速度、剪切力、摩擦力等;随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CNN‑LSTM混合模型,并采用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CNN‑LSTM模型应用于滑块主动控制系统,实时预测并调整滑块的位移和速度,确保滑块与试样在大变形过程中高度匹配,从而有效消除摩擦效应。本发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滑块的高精度控制,大幅提升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系统的适应能力,在复杂的实验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控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