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2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21565.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多孔膜的设计方法。由管状结构或片层结构组成多孔膜结构,管状结构或片层结构沿跨膜方向定向排布,构成贯穿多孔膜两端的直通道,直通道提供流体跨膜输运路径和跨膜流阻,同时管状结构或片层结构原子级别的平整界面和高孔隙率为流体输运提供流阻;将多孔膜置于溶液槽中,在水溶液的作用下,多孔膜发生电离,使孔道表面带有电荷;发生电离后的纳米通道对携带同种电荷的离子产生排斥作用,从而阻碍离子进入孔道;极窄的层间距对大于层间距尺寸的水合离子产生空间尺寸上的限制作用,从而限制其通过,水溶液中的溶剂分子、离子和微粒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贯穿的直通道从多孔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时,通过有限空间上的距离完成流体的输运。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45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61911.X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及电力产生方法,本发明的动力产生方法及电力产生方法显著提高了能源转化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由于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回路的高温排气仍有很高的温度等级,属于中低温余热,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将这些中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此外,本发明通过系统集成和流程改进实现能量的综合梯级转换与高效清洁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721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221565.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多孔膜的设计方法。由管状结构或片层结构组成多孔膜结构,管状结构或片层结构沿跨膜方向定向排布,构成贯穿多孔膜两端的直通道,直通道提供流体跨膜输运路径和跨膜流阻,同时管状结构或片层结构原子级别的平整界面和高孔隙率为流体输运提供流阻;将多孔膜置于溶液槽中,在水溶液的作用下,多孔膜发生电离,使孔道表面带有电荷;发生电离后的纳米通道对携带同种电荷的离子产生排斥作用,从而阻碍离子进入孔道;极窄的层间距对大于层间距尺寸的水合离子产生空间尺寸上的限制作用,从而限制其通过,水溶液中的溶剂分子、离子和微粒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贯穿的直通道从多孔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时,通过有限空间上的距离完成流体的输运。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0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1914.3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产生系统及电力产生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回路以及有机朗肯循环回路,由于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回路的高温排气仍有很高的温度等级,属于中低温余热,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将这些中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此外,本发明通过系统集成和流程改进实现能量的综合梯级转换与高效清洁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144672U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21194733.4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和有机朗肯循环复合系统,该系统显著提高了能源转化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由于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子系统的高温排气仍有很高的温度等级,属于中低温余热,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将这些中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系统集成和流程改进实现能量的综合梯级转换与高效清洁利用,将原本的能源利用率提高了至少15%。
-
公开(公告)号:CN206144671U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21194621.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与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耦合的联合系统,该系统显著提高了能源转化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由于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循环子系统的高温排气仍有很高的温度等级,属于中低温余热,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将这些中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系统集成和流程改进实现能量的综合梯级转换与高效清洁利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