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67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519906.9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分析方法,包括存储模块、双向计量模块和连接负荷用电模型库的处理模块;双向计量模块采集负荷用电数据,并将负荷用电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储存负荷用电数据;处理模块调用存储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储存的负荷用电数据,并获取双向计量模块实时采集得到的当前负荷用电数据;并对预设时间段内储存的负荷用电数据和实时采集得到的负荷用电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取负荷用电曲线;处理模块对负荷用电曲线进行处理,获取负荷用电曲线的特征;并将负荷用电曲线的特征与负荷用电模型库中的模型特征进行负荷匹配,获取匹配结果。克服了传统技术需要大量硬件来实现物联网的通信和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8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9906.9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学
IPC: G01R1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分析方法,包括存储模块、双向计量模块和连接负荷用电模型库的处理模块;双向计量模块采集负荷用电数据,并将负荷用电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储存负荷用电数据;处理模块调用存储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储存的负荷用电数据,并获取双向计量模块实时采集得到的当前负荷用电数据;并对预设时间段内储存的负荷用电数据和实时采集得到的负荷用电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取负荷用电曲线;处理模块对负荷用电曲线进行处理,获取负荷用电曲线的特征;并将负荷用电曲线的特征与负荷用电模型库中的模型特征进行负荷匹配,获取匹配结果。克服了传统技术需要大量硬件来实现物联网的通信和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7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22797.6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微电网互联场景中的下垂控制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测量微电网间的实际交换功率值;计算实际交换功率值与预设交换功率值的偏差,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的偏差允许值,将所述偏差设为微电网的控制参考偏差;根据所述控制参考偏差,设置发电成本的微增率,根据所述微增率计算微电网内各变流器的功率修正量;根据所述功率修正量计算各变流器的交换功率计划值,比较各变流器的交换功率计划值与变流器设定的最大功率允许值,若存在一台变流器的交换功率计划值超过所述变流器设定的最大功率允许值,则修正所述控制参考偏差,并返回上一步骤;否则执行下一步骤;将所述变流器的下垂控制参考功率修正为所述最大功率允许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77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522797.6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微电网互联场景中的下垂控制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测量微电网间的实际交换功率值;计算实际交换功率值与预设交换功率值的偏差,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的偏差允许值,将所述偏差设为微电网的控制参考偏差;根据所述控制参考偏差,设置发电成本的微增率,根据所述微增率计算微电网内各变流器的功率修正量;根据所述功率修正量计算各变流器的交换功率计划值,比较各变流器的交换功率计划值与变流器设定的最大功率允许值,若存在一台变流器的交换功率计划值超过所述变流器设定的最大功率允许值,则修正所述控制参考偏差,并返回上一步骤;否则执行下一步骤;将所述变流器的下垂控制参考功率修正为所述最大功率允许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98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451985.X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PWM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动态控制方法,包括:将功率差值绝对值和功率门槛值比较以输出差值绝对值;将差值绝对值除以电网电压幅值得到直轴电流变化量;将直轴电流变化量乘以比例系数得到比例直轴电流变化量;将比例直轴电流变化量和直轴电流期望值叠加后输出直轴电流叠加值;将无功功率期望值除以电网电压幅值得到交轴电流期望值;直轴电流叠加值和交轴电流期望值分别经由叠加及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后得到交流侧直轴参考电压和交流侧交轴参考电压;对交流侧直轴参考电压和交流侧交轴参考电压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以产生驱动信号对变流器进行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双PWM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动态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72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443580.1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网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发电设备信息采集系统单元、储能发电单元、环境监测单元、模拟负荷单元、实际负荷单元、底层设备控制、管理单元、微网本地协调控制器组成的过程层;由微网中央控制组成的间隔层;由微网能量监控与能量管理软件组成的监控层。本发明通过微网三层控制,实现对微网发电设备、用电设备、远程电网调度三者整体控制、协调与优化,实现了多层,多目标分布式、多代理控制装置,形成多级数据中心,能够高效实现微网各种控制功能,使得整个微网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9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1991.5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变流器的微网公共连接点功率自动跟踪方法,先规定微电网系统中各处的功率正方向,根据公共点的功率平衡建立功率模型,其中,公共点的功率有一取值范围,当超出该取值范围的时候启动储能变流器调节微网公共连接点功率的功能,根据平衡式计算储能变流器的输出功率,输出结果低通滤波后下发到储能系统的能量型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中,输出结果减去低通滤波后的结果下发到储能系统的功率型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中。本发明对微网公共连接点处的功率进行自动跟踪,保证了公共连接点处的功率维持在配网调度可容忍的范围内,提高配网的稳定性,降低高分布式能源渗透率地区的配网调度自动化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7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3580.1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网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发电设备信息采集系统单元、储能发电单元、环境监测单元、模拟负荷单元、实际负荷单元、底层设备控制、管理单元、微网本地协调控制器组成的过程层;由微网中央控制组成的间隔层;由微网能量监控与能量管理软件组成的监控层。本发明通过微网三层控制,实现对微网发电设备、用电设备、远程电网调度三者整体控制、协调与优化,实现了多层,多目标分布式、多代理控制装置,形成多级数据中心,能够高效实现微网各种控制功能,使得整个微网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10295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85596.7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MD历史数据预处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在输入数据前将历史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历史风机观测功率数据中的不符合条件的样本数据剔除、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EMD分解算法得到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得到n个功率时间序列分量预测模型;最后将待测时刻的实际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输入,分别输入至n个功率时间序列分量预测模型内,并将输出得到的n个功率时间序列分量预测值进行加权叠加,获得预测结果。本发明在在输入数据前对冗余数据进行剔除,并通过将功率时间序列的按不同波动尺度分别进行精细化考虑,提高了对波动尺度较大的变化量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21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4581.2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综合供能系统经济指标计算领域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估算系统设备成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估算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即以设备的买入作为时间起点,以设备的大修作为时间结点,在这段时间内为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所有费用的总和。该和值称为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本发明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中的以下指标:设备购买以及安装费用、设备维护费用、设备燃料费用、设备大修费用。基于全寿命周期对系统设备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在系统规划时,对于设备的选型出现某些错误,从而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获得的收益无法收回维护成本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计算系统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对于系统的初期规划与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