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8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1448.7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4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颗粒及包覆在表面的双嵌段DNA1和DNA2。双嵌段DNA1能与端粒酶引物序列杂交互补,同时DNA1与DNA2具有互补序列杂交引发金纳米颗粒组装形成二聚体。端粒酶加入后,以引物为模板,延伸端粒,引发DNA2链的解链置换,从而发生纳米颗粒二聚体解离形成单体;由于纳米颗粒体积大小与阻塞电流信号呈正比,因此,加入端粒酶前后的检测探针在通过纳米孔时产生了差异更加明显的电信号,从而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实现高灵敏的检测端粒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163808.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48 , G01N27/327 , G01N27/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属于纳米孔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端粒酶在引物作用下以特定序列(TTAGGG)n对端粒进行延伸,扩增得到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与钾离子和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G‑四链体结构,其产生的G‑四链体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催化双氧水反应并对贵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形貌调控,反应前后的纳米颗粒产物在固态纳米孔中进行信号检测,从而实现对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将端粒酶的活性反应和纳米颗粒形貌调控相结合,无需标记,反应高效,同时将端粒的延伸转化为单纳米颗粒形貌变化,具有信号放大和提高通量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低样本、低浓度条件下的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3808.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48 , G01N27/327 , G01N27/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属于纳米孔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端粒酶在引物作用下以特定序列(TTAGGG)n对端粒进行延伸,扩增得到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与钾离子和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G‑四链体结构,其产生的G‑四链体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催化双氧水反应并对贵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形貌调控,反应前后的纳米颗粒产物在固态纳米孔中进行信号检测,从而实现对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将端粒酶的活性反应和纳米颗粒形貌调控相结合,无需标记,反应高效,同时将端粒的延伸转化为单纳米颗粒形貌变化,具有信号放大和提高通量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低样本、低浓度条件下的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16688083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336885.7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孔传感器的微纳检测液池装置,其包括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芯片和密封元件,所述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和所述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分别设置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所述第一中间通孔和所述第二中间通孔相互对应承接,所述芯片和所述密封元件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上设置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上设置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和所述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二连接处连接,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组装稳定性,避免了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杂质混入和漏液现象,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