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栖型蚯蚓增加土壤深层惰性有机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37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6702.5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栖型蚯蚓增加土壤深层惰性有机碳的方法,包括对地块进行地面除草和土地翻平处理,得到预处理后地块。对预处理后地块进行田间灌溉,得到灌溉后地块。向灌溉后地块的土壤表面投放深栖型蚯蚓,通过深栖型蚯蚓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惰性有机碳含量。土壤固碳结果分析显示,单独采用深栖型蚯蚓对地块土壤进行改良,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21.0%,土壤惰性有机碳储量增加29.3%。本发明固碳的核心在于提高地下40‑80cm土层的土壤惰性有机碳含量,相比于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固存时间更长。此外,深层土壤不易受扰动,进一步延长有机碳在土壤中的保存时间。上述方法还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可以实现废物的有效利用。

    一种通过鞘氨醇杆菌和蚯蚓联合调节土壤镉有效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3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77786.5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鞘氨醇杆菌和蚯蚓联合调节土壤镉有效性的方法,选择镉污染土壤,调节土壤水分至60%饱和含水量,稳定48h;然后在土壤中添加蚯蚓和鞘氨醇杆菌液,培养20天以上;其中蚯蚓的接种密度为15g/kg土壤;鞘氨醇杆菌液的添加量为5ml/kg土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鞘氨醇杆菌与蚯蚓联合作用于镉污染土壤,可以保证鞘氨醇杆菌在土壤中活性;同时可以提高土壤镉有效性,促进超富集植物吸收移除重金属,进而实现土壤修复;避免传统的化学修复方法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另外,通过鞘氨醇杆菌和蚯蚓联合调节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进而能够因地制宜、多样化修复重金属土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