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细胞框架结构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14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31218.6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细胞框架结构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以地下球茎植物外表皮作为碳源,通过低温和高温两步碳化工艺来制备多孔碳材料,流程简单,有利于废物利用。由此获得的多孔碳材料具备细胞框架结构,其比表面积高达1971~3210m2/g,孔径范围为0.35~4nm,且石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将该多孔碳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可获得528F/g的超高比电容,电流密度从1A/g增加到50A/g时电容保持率为73%,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循环工作40000次电容几乎没有衰减,具有超好的循环稳定性。将该多孔碳材料用作储氢材料,在-196℃温度,1个大气压下,氢气吸附量可达到2.03~3.1wt%。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140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747304.X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液相剥离法及水热法的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粉末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密闭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加热至反应温度后恒温持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取出进行离心分离,下层固体为未反应完的石墨粉末,上层液体即为石墨烯分散液;取石墨烯分散液进行离心分离,所得固体物即为石墨烯。本发明采用水作为溶剂,克服了采用有机溶剂沸点高、有毒性且难去除或者汉森溶解度参数不满足石墨烯溶解度参数导致分散液的浓度较低的不足;制备的石墨烯产率高,缺陷极少,含氧量极低,保持了石墨原有的电学性质。

    一种以污泥为原料制备富氢燃气的方法和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333371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65066.9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污泥为原料制备富氢燃气的方法和产品,其特征在于将剩余污泥输送至隔绝空气的密闭反应器中,密闭反应器保持在水热条件下(温度为200-500℃、压力为8-30MPa),反应一段时间,产生的富氢燃气(氢气含量30%-70%)连通气液分离器,将富氢燃气输入储气罐储存。通过开启反应器输入阀与输出阀,将反应器中反应后的无机盐、污泥碳、有机液排入脱盐器,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组分输入碳化室进行碳化得到无污染、有肥效的污泥碳。相比现有工艺如堆肥、厌氧消化、干化、焚烧等工艺,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无需对污泥进行成本高的干化脱水处理,去除臭味,杀死寄生虫卵,同时能得到富氢燃气,实现了污泥资源化、能源化的综合利用等优点。

    一种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924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78377.7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长余辉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组成为AlN:Mn2+,其中AlN为基质,Mn2+为激活离子。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氮化铝和碳酸锰为原料,充分混合后置于氮化硼坩埚内,加盖,在氮气气氛下灼烧,冷却后即得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良好,其余辉时间在暗环境中持续2小时以上。该长余辉发光材料生产成本低廉,产品化学性质稳定,蓬松非常易研磨,无放射性,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一种红色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448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77689.X

    申请日:2015-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色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红色转光膜包括转光剂和载体;选用红色荧光粉作为转光剂,选用纤维素作为载体;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安全无毒和可再生的优点,其合成材料不仅力学性能优良,又可生物降解。本发明是对现有农用高分子材料薄膜的重要改变,将天然高分子与转光剂组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可再生绿色资源,避免了合成高分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在传统的薄膜基础上增加了光学性能。本发明的转光膜在200~600nm之间存在高效激发,可以将紫外光和一部分可见光转换成对植物生长有用的红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作为农业棚膜和地膜,应用于作物种植和育苗等方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