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00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2299.4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的摊放机,包括机架、致动组件、滚筒和旋转承放部件,致动组件、滚筒和旋转承放部件设置在机架上,其中,滚筒包括筒体和分散柱,筒体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柱状件,多个间隔布置的柱状件中的四个柱状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分散柱,设置有分散柱的柱状件相对于未设置分散柱的所述柱状件倾斜15°‑20°,滚筒和旋转承放部件通过致动组件同步匀速转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茶叶的摊放机能够代替人工摊放的工作,节省劳动力,提高茶叶摊放的效率,使茶叶的摊放工序自动化,而且还能够大幅提高摊放的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0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896148.6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sTTG1基因与茶叶茸毛生长发育线性关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待测茶树品系,取茶树品系茶叶的顶芽、第二叶、第三叶、老叶;S2.分别提取茶叶的顶芽、第二叶、第三叶、老叶的RNA序列;S3.将提取的RNA序列分别反转录成cDNA;S4.以cDNA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S5.对PCR扩增的产物进行测序,检测分析CsTTG1在茶叶茸毛生长发育线性关系中是否具有特异性表达。本发明可为深化对茸毛形成分子机理的认识,同时也为指导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0973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97239.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茶树茸毛形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转录因子CsTTG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进化树;S2.将目标基因CsTTG1与载体质粒pBI121重组,构建了茶树CsTTG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BI121-CsTTG1;S3.将过表达载体PBI121-CsTTG1并转导农杆菌GV1301中;S4.在农杆菌GV1301介导下,过表达载体pBI121-CsTTG1转导到具有与转录因子CsTTG1同源性因子的茶树作物中。本发明通过CsTTG1基因在茶树种的特异性表达,从而获得对茶树茸毛形成的调控,为后期茶树分子育种、遗传改良及茶树转基因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0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6148.6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sTTG1基因与茶叶茸毛生长发育线性关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待测茶树品系,取茶树品系茶叶的顶芽、第二叶、第三叶、老叶;S2.分别提取茶叶的顶芽、第二叶、第三叶、老叶的RNA序列;S3.将提取的RNA序列分别反转录成cDNA;S4.以cDNA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S5.对PCR扩增的产物进行测序,检测分析CsTTG1在茶叶茸毛生长发育线性关系中是否具有特异性表达。本发明可为深化对茸毛形成分子机理的认识,同时也为指导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75882.3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茄子耐热相关基因SmLOX5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茄子耐热基因SmLOX5或其表达产物在调控植物耐热能力中的应用,所述耐热基因SmLOX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基因SmLOX5表达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亚细胞定位、VIGS试验和过表达拟南芥试验结果显示,SmLOX5定位于叶绿体,能够影响茄子在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SmLOX5基因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被显著诱导上调表达,当在茄子中沉默SmLOX5基因后,沉默植株耐热性降低。在拟南芥中过表达SmLOX5基因可提高植株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耐热性。JA含量变化证明SmLOX5基因沉默植株是通过影响高温胁迫下茄子JA的合成来调控植株对高温的耐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39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863103.9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装置,包括:盒体、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以及第三存放部件,三个存放部件以第一存放部件置于最上层、第二存放部件置于中间层并且第三存放部件置于最下层的方式设置在盒体内,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三对滑轨,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及第三存放部件通过三对滑轨能够从盒体内拉出和推入,当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及第三存放部件推入到所述盒体内时相对于外部环境密封,第一存放部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第二存放部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孔,第三存放部件用于向第一存入部件和第二存放部件提供湿度。还公开了利用前述保存装置保存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902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03870.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丛茶智能晒青室,包括主体、晒青槽、光照装置、排气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主体为具有顶部和侧面的封闭空间,所述晒青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封闭空间内,所述光照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上,所述排气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侧面的上部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光照装置和所述排气装置调节所述主体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根据本发明的单丛茶智能晒青室解决了阴雨天无法进行晒青作业或者晒青后茶叶口感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以及茶农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0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6179.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Q2600/13 , C12Q2600/158 , C12Q2600/166 , C12Q2531/113 , C12Q2563/107 , C12Q2545/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的茶树基因CsTTG1表达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获取待测基因组RNA;S2.将RNA反转录为cDNA;S3.以反转录产物cDNA为模板,以Acting基因作为内参,通过PCR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S4.对PCR扩增的产物进行测序检测分析。本发明能够对于茶树基因CsTTG1表达特征的特异性强,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398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63103.9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装置,包括:盒体、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以及第三存放部件,三个存放部件以第一存放部件置于最上层、第二存放部件置于中间层并且第三存放部件置于最下层的方式设置在盒体内,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三对滑轨,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及第三存放部件通过三对滑轨能够从盒体内拉出和推入,当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及第三存放部件推入到所述盒体内时相对于外部环境密封,第一存放部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第二存放部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孔,第三存放部件用于向第一存入部件和第二存放部件提供湿度。还公开了利用前述保存装置保存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736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087637.9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插穗的选取:选取枝梢长度25cm以上,茎粗3-5mm,2/3-3/4的新梢木质化枝条作插穗;将插穗整体放入生根剂溶液中浸泡或速蘸,进行扦插;(2)苗床准备: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装入50-60孔穴盘;在扦插前一天用水浇透基质;(3)扦插:呈45-50°斜插入基质中;(4)苗期管理;(5)定植:待苗高为30-40cm,定植于大田,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本发明采用轻型育苗基质,可解决茶树传统短穗扦插育苗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制约、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