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受激散射增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2961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779284.3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任芝 陈杰 陈丽

    Abstract: 一种利用交叉受激散射增强装置进行受激散射增强的方法,第一全反射镜(6)与第二全反射镜(7)和/或二向色镜(3)将剩余的激励光以与信号光同光路同方向或反方向的形式反射到受激散射介质(5)内。

    一种光斑形状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13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33621.5

    申请日:2015-10-26

    Inventor: 任芝 陈丽 陈杰

    Abstract: 一种光斑形状检测装置,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激光器,扩束器,光阑和光探测器,扩束器对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进行各方向上等比例扩束,所述光阑的中央设置有长方形狭缝,所述狭缝的宽度大于引起激光器衍射的宽度,所述光探测器为二维长方形结构,其大小不小于长方形狭缝的大小,所述光阑和光探测器设置在可移动的支架上,光阑和光探测器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支架的移动完成对扩束后激光束的扫描。

    交叉受激散射增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2961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510779284.3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任芝 陈杰 陈丽

    Abstract: 一种利用交叉受激散射增强装置进行受激散射增强的方法,第一全反射镜(6)与第二全反射镜(7)和/或二向色镜(3)将剩余的激励光以与信号光同光路同方向或反方向的形式反射到受激散射介质(5)内。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快速稳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200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508734.6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快速稳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反馈装置使得激光器的频率得到稳定,其中采用反馈装置监测到的腔长变化信息来驱动压电陶瓷的移动来补偿腔长的变化,所述的压电陶瓷上安装有谐振腔的反射镜,该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的压电陶瓷侧的端面上镀有激光波长的增透膜,该激光器的谐振腔形成在所述的反射镜和增益介质的另外一个端面之间。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快速稳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200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8734.6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快速稳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反馈装置使得激光器的频率得到稳定,其中采用反馈装置监测到的腔长变化信息来驱动压电陶瓷的移动来补偿腔长的变化,所述的压电陶瓷上安装有谐振腔的反射镜,该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的压电陶瓷侧的端面上镀有激光波长的增透膜,该激光器的谐振腔形成在所述的反射镜和增益介质的另外一个端面之间。

    一种集成发电和储能功能的楼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186542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84047.X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发电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发电和储能功能的楼梯装置。该楼梯装置包括梯面势能转换部分、储能水箱和双层水箱;通过转动梯面和连杆将行人的踩踏运动转换为活塞杆的直线运动,再通过双层水箱将气压转换为液压,双层水箱可以带动小型水轮机转动从而发电,也可以进入高处的储能水箱将水的势能储存,储能水箱中的水也可以带动小型水轮机转动。本实用新型将行人上下楼时对楼梯面产生的微小震动转变为幅度较大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进行发电;将发电与储能一体化;并实现了水的自动循环利用。

    一种带有百叶窗结构的电火箱

    公开(公告)号:CN204554963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04152.3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百叶窗结构的电火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轴接有若干个百叶片,第二支撑杆上轴接有若干个金属导热片,金属导热片与百叶片一一对应,百叶片与金属导热片分别通过钢丝绳连接至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通过传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百叶片包括金属导热内芯,金属导热内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层,位于金属导热内芯内侧的第一橡胶层上设置有凹孔,当钢丝绳向上拉动时,金属导热片通过凹孔与金属导热内芯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对于电火箱预热的保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