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0334.1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庆海 , 徐衍会 , 董烨 , 李雪松 , 李付强 , 孙宇航 , 罗亚洲 , 刘一民 , 张晶 , 梁明亮 , 季节 , 刘健 , 王超 , 李玟萱 , 高杨鹤 , 赵伟 , 徐鹏 , 潘艳 , 訾鹏 , 姜尚光 , 肖伟栋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J3/28 ,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机组组合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频率约束与风‑储调频控制的机组组合优化方法,包括:构建系统频率安全约束;构建满足风储调频及所述系统频率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基于所述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实现考虑频率约束与风‑储调频控制的机组组合优化。通过频率最低点约束、控制各时段内的各电源出力,以提升各类电源调节能力,实现电网频率稳定,避免风电的随机性引发频率较大波动,同时风电的消纳率,促进绿色能源利用,并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5934.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可信容量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设定历史时段的信息数据;基于核密度估计函数,根据新能源数据进行概率分布的数学建模,得到新能源概率分布模型;基于正态分布函数,根据负荷数据进行概率分布的数学建模,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负荷概率分布模型;对新能源概率分布模型和负荷概率分布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抽样,生成源荷出力场景信息数据;根据源荷出力场景信息数据确定净负荷持续曲线数据;确定设定比例时间周期内的负荷差值;根据负荷差值确定新能源出力可信容量;本发明能够高效化、便捷化地解决计算新能源可信容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3416.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庆海 , 徐衍会 , 董烨 , 李雪松 , 李付强 , 孙宇航 , 罗亚洲 , 刘一民 , 张晶 , 梁明亮 , 季节 , 刘健 , 王超 , 李玟萱 , 高杨鹤 , 赵伟 , 徐鹏 , 潘艳 , 訾鹏 , 姜尚光 , 肖伟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新能源参与调频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引入系数α,得到新能源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引入系数A,保证新能源在系统中的占比为1‑α,得到新能源系统频率响应简化模型;将固定参数涡轮机模型改进为随深度调峰程度而变化的变参数涡轮机模型,忽略中、低压缸之间连通管的蒸汽体积影响参数,得到涡轮机简化模型;将涡轮机简化模型代替固定参数涡轮机模型,得到考虑新能源参与调频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对频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深度调峰工况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7159.6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并联系统的功角失稳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交直流并联系统中直流故障导致的直流功率变化量;根据所述直流功率变化量,计算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潮流转移通道强度因子;基于所述潮流转移通道强度因子判断所述直流并联系统是否存在功角失稳的风险。本发明将交流联络线功率峰值达到静稳极限作为判断系统可能失稳的关键特征,通过计算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潮流转移通道强度因子,作为功率转移支撑强度指标,实现了直流故障后系统功角失稳的快速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39174.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提升新能源可信容量计算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储能提升新能源可信容量计算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新能源场站历史一年内每天每时的新能源出力,对目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历史一年内每天每时的储能出力;目标函数以每日峰谷差最小为目标;根据历史一年内每天每时的新能源出力以及预设置信度,得到原始新能源出力的可信容量;根据预设置信度、历史一年内每天每时的新能源出力以及历史一年内每天每时的储能出力,得到新能源配储后的可信容量;根据新能源配储后的可信容量以及原始新能源出力的可信容量,得到储能提升新能源可信容量,本申请能够平抑新能源的波动且计算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5733.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早晚高峰时段的风电可信容量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计算地区全年中所有日期的日风电出力数据和日负荷数据;基于所有日期的日负荷数据确定多个场景;对任一场景:确定日间风电出力数据、夜间风电出力数据、日间负荷数据和夜间负荷数据;对日间时段各时刻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降序排列确定日间负荷高峰时刻;对日间负荷高峰时刻的历史风电出力数据升序排列得到日间序列;基于全年中日期的数量、预设置信度、日间时段中时刻的数量和当前场景中的日间序列确定日间时段的风电出力可信容量;同理,确定夜间时段的风电出力可信容量。本发明实现了早晚高峰时段的风电可信容量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20629.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网型储能并网容量配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并网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拓扑结构确定新能源支路电路向量关系和构网型储能支路电路向量关系;确定送端等效电路向量关系;确定构网型储能并网点电压以及并网点有功坐标和无功功率坐标;确定构网型无功‑电压控制及有功‑频率控制公式,确定构网型控制约束向量;根据送端等效电路向量关系及构网型控制约束向量确定送端等效电路;根据送端等效电路及构网型储能暂态响应过程确定送端暂态过电压峰值场景下考虑构网型控制约束等效电路;确定构网型并网容量配置。本发明能够保证构网型储能并网容量的计算结果下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19209.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判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调相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考虑新能源故障过程中的控制切换过程,确定故障后以及故障期间不同故障类型下调相机功角特性;基于所述调相机功角特性构建系统能量函数;基于所述系统能量函数计算调相机功角稳定裕度;基于所述调相机功角稳定裕度确定系统功角稳定临界切除角;在设定极限切除时间,基于所述系统功角稳定临界切除角,对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进行判别。本发明在判别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时考虑了新能源控制切换,提高了判别的准确性,相比于现有的时域仿真法,大幅减小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98126.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IDG系统保护的故障电流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故障电流技术领域,包括获取IIDG系统故障暂态初始期的电网输出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电流的初始尖峰期和暂态过渡期模型,构建参数降阶的故障电流模型,分析故障严重性和性质对PCC处电网电压的影响;基于故障电流模型的结果,产生运维决策,分析IIDG系统潜在问题和维护需求。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分析故障电流模型能够精准控制保护动作值,对IIDG系统故障保护进一步分析,大大提高了IIDG逆变器并网的容错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6789.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本申请对传统的蝙蝠算法进行了多环节优化,包括使用混沌映射对初值进行优化,以及将适应度共享、混合局部搜索策略应用于蝙蝠算法当中,有助于实现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解决全局寻优问题。其过程为:首先进行混沌映射遍历全部解空间,对解进行初始化,应用蝙蝠算法,在算法应用过程中计算各解的适应度,对解空间中峰值附近的解共享适应度,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解越多,其适应度越低,在算法运行一定的循环次数后,使用单纯形法进行二次搜索。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蝙蝠算法易限于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使得该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