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连梁部分切除重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6300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180272.4

    申请日:2021-02-08

    Inventor: 王廷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连梁部分切除重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切除连梁中间的一段部分;S2:将切除位置的端面打磨平整,端面边缘切割出倒角;S3:先在其中一段连梁的外端安装固定钢筒;S4:在另一段连梁上先套入固定钢筒但暂且不固定,在已经固定的固定钢筒上固定安装阻尼缓冲减震机构的固定座,再将完整的阻尼缓冲减震机构装配完毕,加固之后使得连梁的整体刚度,抗剪切能力和抗扭转能力综合提高,在遭受破坏性能量时,内部的阻尼缓冲减震机构能够缓冲吸收大部分能量,高强度的X形抗剪型材,保证了连梁的抗剪能力,加固溃缩连接板在冲击载荷下能够溃缩吸能,采用双层设计的抗扭机构,能够有效吸收不同方向的扭矩。

    一种FRP型材混杂纤维混凝土复合构建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62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69763.9

    申请日:2021-02-08

    Inventor: 王廷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型材混杂纤维混凝土复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框架安装,首先,安装浇筑框架;再安装FRP型材板;可在两块FRP型材板之间安装多个浇筑框架,浇筑框架之间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好浇筑框架之后,在两块FRP型材板之间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用于紧固所述FRP型材板的固定板;将此时安装好的框架放置到一个用于防止混杂纤维混凝土泄露的辅助板上,辅助板的表面用清水润湿,将混杂纤维混凝土顺着所述浇筑框架开始浇筑,直至混杂纤维混凝土灌满所有所述浇筑框架,本发明的复合构建方法安装简单,构建结构更加坚固耐用,且还能够增加混凝土和FRP型材之间的粘黏度。

    一种应用于风景园林的池塘集污排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2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78235.6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风景园林的池塘集污排污系统及方法,属于排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端设有多个集污槽的池塘主体、设于每个所述集污槽内的吸污单元、设于池塘主体内的集污单元、与所述集污单元连接的排污井;通过在池塘主体底端设置数个集污槽,且在每个集污槽处设置吸污单元,通过吸污单元将对应的集污槽处的污物抽至集污单元进行汇总,并通过泵吸至排污井内,数个集污槽、吸污单元、集污单元以及排污井的设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集污排污体系,相比于对整个池塘主体进行大规模的清淤等传统维护方式,这种集污排污系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污物进行清理,由于能够及时将污物抽走,减少了污物在池塘内的沉积,从而降低了池塘大规模清淤的频率。

    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连梁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26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20845.7

    申请日:2019-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连梁加固结构,包括底座件、连接件、加固件和恢复件;底座件上设置有加固板和负载隔档板,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剪力墙或者梁柱的内部,用于支撑底座件;恢复件有两个,两个恢复件分别设置在底座件内部;加固件的端口伸入通孔中,加固件的端口与恢复件接触,且加固件两两并列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恢复件转移受到的外力的影响,利用弹性以及塑性转移外力的复合,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利用连接件的支撑柱贯穿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适合批量生产,在进行组装时操作简单,适合大量推广。

    基于超声波木质素无胶化焊接的交错层积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37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90865.6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木质素无胶化焊接的交错层积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交错层积木由上下依次交替叠放的横向排列层和纵向排列层组成,所述横向排列层由多条呈横向排布的木材组成,所述纵向排列层由多条呈纵向排布的木材组成,每条呈横向排布的木材与每条呈纵向排布的木材相互之间为正交关系,特别地,所述横向排列层与所述纵向排列层之间通过基于超声波木质素无胶化焊接方法焊接在一起。本发明将超声波高分子焊接技术和木质素黏结特性结合起来,实现木材搭接区域的无胶化焊接,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实用性强。

    一种拼接装配的框架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314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20846.7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装配的框架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设有若干立柱,立柱上端设有限位节;中层和顶层均通过间柱、连接梁、中层连接头和顶层连接头拼接而成;间柱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限位节;连接梁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对接块;底层的立柱下端与地基连接,立柱上端与间柱的下端通过对应的中层连接头进行连接,间柱的上端与对应的顶层连接头进行连接,顶层连接头和中层连接头水平位置之间的连接头通过连接梁连接,连接梁与连接头之间连接处均设有紧固扣件。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装配,结构强度高,框架稳定性好,一定程度上减小热胀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一种FRP型材混杂纤维混凝土复合构建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62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169763.9

    申请日:2021-02-08

    Inventor: 王廷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型材混杂纤维混凝土复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框架安装,首先,安装浇筑框架;再安装FRP型材板;可在两块FRP型材板之间安装多个浇筑框架,浇筑框架之间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好浇筑框架之后,在两块FRP型材板之间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用于紧固所述FRP型材板的固定板;将此时安装好的框架放置到一个用于防止混杂纤维混凝土泄露的辅助板上,辅助板的表面用清水润湿,将混杂纤维混凝土顺着所述浇筑框架开始浇筑,直至混杂纤维混凝土灌满所有所述浇筑框架,本发明的复合构建方法安装简单,构建结构更加坚固耐用,且还能够增加混凝土和FRP型材之间的粘黏度。

    一种既有连梁部分切除重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63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80272.4

    申请日:2021-02-08

    Inventor: 王廷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连梁部分切除重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切除连梁中间的一段部分;S2:将切除位置的端面打磨平整,端面边缘切割出倒角;S3:先在其中一段连梁的外端安装固定钢筒;S4:在另一段连梁上先套入固定钢筒但暂且不固定,在已经固定的固定钢筒上固定安装阻尼缓冲减震机构的固定座,再将完整的阻尼缓冲减震机构装配完毕,加固之后使得连梁的整体刚度,抗剪切能力和抗扭转能力综合提高,在遭受破坏性能量时,内部的阻尼缓冲减震机构能够缓冲吸收大部分能量,高强度的X形抗剪型材,保证了连梁的抗剪能力,加固溃缩连接板在冲击载荷下能够溃缩吸能,采用双层设计的抗扭机构,能够有效吸收不同方向的扭矩。

    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连梁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26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120845.7

    申请日:2019-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连梁加固结构,包括底座件、连接件、加固件和恢复件;底座件上设置有加固板和负载隔档板,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剪力墙或者梁柱的内部,用于支撑底座件;恢复件有两个,两个恢复件分别设置在底座件内部;加固件的端口伸入通孔中,加固件的端口与恢复件接触,且加固件两两并列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恢复件转移受到的外力的影响,利用弹性以及塑性转移外力的复合,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利用连接件的支撑柱贯穿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适合批量生产,在进行组装时操作简单,适合大量推广。

    一种拼接装配的框架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314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120846.7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装配的框架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设有若干立柱,立柱上端设有限位节;中层和顶层均通过间柱、连接梁、中层连接头和顶层连接头拼接而成;间柱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限位节;连接梁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对接块;底层的立柱下端与地基连接,立柱上端与间柱的下端通过对应的中层连接头进行连接,间柱的上端与对应的顶层连接头进行连接,顶层连接头和中层连接头水平位置之间的连接头通过连接梁连接,连接梁与连接头之间连接处均设有紧固扣件。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装配,结构强度高,框架稳定性好,一定程度上减小热胀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