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1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1253486.9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包括钻头、套筒及控制源,所述控制源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钻头贯穿套筒,钻头与套筒之间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膨胀螺丝,所述套筒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钻头的直径,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钻头的长度,所述套筒为硬质材质,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经验要求低,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能够保证钻孔的深度一定,避免钻孔深度过深或过浅,在钻孔过程中对颅骨具有极好的支撑性,有效避免颅骨在钻孔过程中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导致坍塌破碎的情况发生,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学,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医疗行业。

    一种无线无源的内植入监测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84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81067.2

    申请日:2022-11-24

    Inventor: 杨操 苏彬 史云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无源的内植入监测系统,包括多个信号接收器和磁性水凝胶,所述磁性水凝胶注射在病灶区域,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在磁性水凝胶注射部位的皮上位置,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有磁性发生器和信号接收线圈,所述磁性发生器用于提供可调磁场源,所述信号接收线圈通过改变通过其通磁量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所述信号接收线圈通过产生的感应电流与监控装置进行连接,所述磁性水凝胶在外磁场干预下具有磁性,且磁性水凝胶通过磁性与磁场发生器建立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无线无源的内植入监测系统,具有解决传统传感器存在的感染风险和预埋导线易损坏的问题,同时具有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效果。

    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32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8988.8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包括椎间融合器本体,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竖向贯穿椎间融合器本体的三维中空柱,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上下表面均匀设置有锯齿凸起,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两条活动槽。该3D打印的动态椎间融合器及制造工艺,将椎间融合器本体设计成Z型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椎间融合器本体保留了一定活动度,同时能够防止临近节段应力集中,降低临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以及再次手术的风险,通过设置的锯齿凸起结构,达到了防止滑动的效果,通过后处理步骤,能够有效的将动态椎间融合器内通孔内部残留的钽粉进行进一步的清理,提高各个面的光滑度,保证动态椎间融合器的质量。

    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1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53486.9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包括钻头、套筒及控制源,所述控制源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钻头贯穿套筒,钻头与套筒之间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膨胀螺丝,所述套筒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钻头的直径,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钻头的长度,所述套筒为硬质材质,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经验要求低,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能够保证钻孔的深度一定,避免钻孔深度过深或过浅,在钻孔过程中对颅骨具有极好的支撑性,有效避免颅骨在钻孔过程中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导致坍塌破碎的情况发生,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学,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医疗行业。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81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46050.5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门架、限位设置在所述门架上的多个叠放的配重块、贯穿配重块的配重柱、设置在所述门架上的吊接滑轮、与所述配重柱的上端连接并绕过所述吊接滑轮的牵引绳;其中在所述门架上设置有检测所述配重块升降高度的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中通过在与人体接触的一端拉环或踏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同时利用控制器调节所述配重块的配重,以达到自适应的方式完成配重调节,便于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另外还基于数据存储系统中存储的配重块mi的每次拖动升降的高度hi,根据公式计算出理论上的克服配重块重力作功;从而计算出使用者的运动量;通过控制面板设定所需的训练量W,从而更加自动化地控制骨科康复训练量。

    脊柱侧弯智能矫正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43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4296.1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脊柱侧弯智能矫正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当前身体脊柱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躯干形状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身体脊柱数据、以及所述躯干形状数据,构建所述用户的躯干三维结构模型;基于所述躯干三维结构模型,识别所述用户的脊柱异常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的脊柱异常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脊柱矫正调整数据;基于所述脊柱矫正调整数据,生成脊柱矫正单元的调整参数,并基于所述脊柱矫正单元的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脊柱矫正单元的设备参数,得到所述脊柱矫正单元的目标设备参数。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对用户的脊柱智能矫正的精准度。

    一种无植骨窗式椎间融合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2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5463.6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一种无植骨窗式椎间融合器,本体包括:框架、网架,所述框架是柱状结构,其顶面与底面均不设置面板,其侧面形成围合出了柱状空间用于填充网架结构,框架的底面形状类似于梯形,不同之处在于梯形的上下两个边为弧形,其中较短的边所在的面为植入侧,较长的边为夹持侧,配合现有技术的夹持装置,就可以在术中夹持并完成融合器的植入,而网架是三维网格结构,填充在框架中;提供了一种无植骨窗式椎间融合器,通过合理的空隙设置,配合无植骨窗的设计,不仅充分保证了结构强度,而且新生骨通过孔隙长入融合器内部并粘附于金属网架表面,形成骨‑内植物的紧密结合体。

    工程化小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人工椎体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96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44266.9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骨疾病研究领域,尤其涉及工程化小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人工椎体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纳米拓扑结构衍生型sEV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hMSC细胞在具有碱性热处理Ti纳米形态的材料上进行分化培养,从培养时间β所得细胞中提取前述细胞分泌所得的Tiα‑β‑sEV(如Ti8‑21‑sEV)。Tiα‑β‑sEV在制备促进成骨制剂中的应用。经碱性溶液热处理的钛在制备促进成骨制剂中的应用。成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PEEK人工椎体支架以及负载于支架中的Tiα‑β‑sEV。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同时开发了其一些新用途。针对骨疾病尤其是骨损伤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制剂,并且也进一步针对其中一些作用机理提供了调节制剂。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1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094561.8

    申请日:2020-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包括:1、构建脊柱的有限元模型;2、将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3、根据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人工椎体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人工椎体模型;4、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PEEK材料打印步骤3设计的人工椎体模型,将人工椎体与上下椎体接触的表面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本发明分析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使人工椎体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保证使用的融合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采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PEEK)进行3D打印,生物力学匹配性良好、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个性化定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