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颅内脑脊液引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581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297733.9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颅内脑脊液引流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引流器和控制系统,其中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器、提示灯、操控按钮和调节装置,显示器包括悬挂相对高度显示栏,引流限速显示栏、累计引流量显示栏和当前引流速度显示栏,提示灯包括红灯和绿灯,操控按钮用于调节悬挂相对高度显示栏和引流限速显示栏内的数值,调节装置包括滑槽、滚珠丝杆、丝杆螺母和挂钩,滚珠丝杆设置在滑槽内,挂钩固定在丝杆螺母上可以在滑槽内滑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器、液位计、流量计和电控截止阀,引流器包括引流管、引流袋和积液袋,流量计设置在引流管上。本发明用于颅内脑脊液引流时方便医护人员记录与控制引流速度,防止信息沟通混乱,避免引发医疗事故。

    一种悬挂于输电线上的防振锤

    公开(公告)号:CN106410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7275.3

    申请日:2016-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于输电线上的防振锤,该防振锤包括钢绞线、锤头和线夹,钢绞线由橡胶芯和包裹在橡胶芯外部的钢丝构成;锤头分设于钢绞线两端,每个锤头包括锤头本体和锤身,锤头本体为L形结构,其转角处侧面设置有凹槽,锤身共设有两个且质量不同,并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锤头上的锤身彼此相对,并且四个锤身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线夹包括线夹主体、夹线座和紧固件;线夹主体一端设有套孔,另一端设有紧固孔和分夹孔,夹线座上同样设置有紧固孔和分夹孔,两个分夹孔形成夹孔;线夹主体套孔、分夹孔、夹线座的分夹孔内均高温流化有橡胶层。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防振锤的握裹力,抑制导线平面外的运动,拓宽防振锤的防振频率范围。

    一种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22583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53157.0

    申请日:2007-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测试结构的动态响应,获取结构在完好状态和损伤状态的一阶振型斜率,计算出损伤造成的初始一阶振型斜率改变。然后,建立结构的数值模型,分析结构的各阶模态参数,利用模态参数计算一阶振型斜率对损伤的敏感系数。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结果,对结构初始一阶振型斜率改变进行修正,由修正后的一阶振型斜率改变识别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即修正后一阶振型斜率改变大于零的层为损伤层,修正后一阶振型斜率改变的大小反映了该层的损伤程度。该方法通过一个三层的剪切型框架模型实验得到了验证。通过本发明,能够仅仅利用结构一阶振型斜率来识别损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种固态厚电极、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9432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3670.3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厚电极、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该固态厚电极包括层叠设置的固态电解质层和复合正极层;其中,所述复合正极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子层;远离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方向,所述多个子层中的活性物质的质量占比逐渐降低。本发明通过在靠近电解质层一侧设置高活性物质负载的正极层,远离电解质层一侧设置低活性物质负载的正极层,得到活性物质含量梯度分布的固体厚电极,不但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能明显提高活性物质的有效利用率,实现在厚固态电极下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088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1642.0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正极材料包括内核、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内核的表面,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覆层的表面;其中,所述内核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x+y+z=1,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含氟的氯化物电解质,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卤化物电解质,和/或硫化物电解质。本发明通过采用含氟的氯化物电解质作为第一包覆层以及卤化物电解质,和/或硫化物电解质作为第二包覆层材料,使得获得的复合正极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并且在大倍率下可以实现快速的充放电。

    一种悬挂于输电线上的防振锤

    公开(公告)号:CN10641071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817275.3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于输电线上的防振锤,该防振锤包括钢绞线、锤头和线夹,钢绞线由橡胶芯和包裹在橡胶芯外部的钢丝构成;锤头分设于钢绞线两端,每个锤头包括锤头本体和锤身,锤头本体为L形结构,其转角处侧面设置有凹槽,锤身共设有两个且质量不同,并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锤头上的锤身彼此相对,并且四个锤身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线夹包括线夹主体、夹线座和紧固件;线夹主体一端设有套孔,另一端设有紧固孔和分夹孔,夹线座上同样设置有紧固孔和分夹孔,两个分夹孔形成夹孔;线夹主体套孔、分夹孔、夹线座的分夹孔内均高温流化有橡胶层。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防振锤的握裹力,抑制导线平面外的运动,拓宽防振锤的防振频率范围。

    一种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动态位移远距离实时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828221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18741.8

    申请日:2006-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动态位移远距离实时检测系统。它包括标定板、图像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标定板为布置有若干标定点的平板,图像采集装置由摄像装置和位于计算机内的图像采集卡构成,用于采集标定板的图像,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再传送给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输出被测结构的动态位移时程和频率。本发明可以现场实时处理、实时输出数字信息、数据表和时程曲线;仪器安装姿态无特殊限制;系统标定简便快速。这些特点很适合工程现场复杂环境应用。本发明其观测距离、精度和响应速率能满足大型结构低频率振动检测的要求,系统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的特点。

    一种锂金属负极、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786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95125.5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负极、制备方法及锂电池。该锂金属负极包含Li、LiM合金、LicX、LiY和LiaXYb,其中,M为金属元素,X为氧元素或氮元素,Y为卤素;当X为氧元素时,a=3,b=1,c=2,当X为氮元素时,a=5,b=2,c=3。本发明通过在锂金属中引入MXY材料作为添加剂,利用MXY材料与锂金属反应生成含Li、LiM合金、LiX、LiY、LiaXYb的混合物。不同于传统的混合SEI,本发明形成的混合物是将锂金属包含在内的均一混合相,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但能够提供锂离子,而且作为SEI加快了界面处锂离子的快速传输,减小了界面极化,同时引导了锂离子的均匀沉积,提升了抗枝晶能力。

    一种硫化物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90448.7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物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全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该硫化物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材料、改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改性负极材料;其中,改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是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掺杂铟化合物后制备得到;改性负极材料是在锂金属中掺杂铟化合物后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在负极材料锂金属中加入铟化合物进行改性后,增强了负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并且抑制枝晶生长,防止其进入固态电解质内部,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同时,通过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加入铟化合物进行改性,防止枝晶穿透进固态电解质中,通过固态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的协同改性,显著地提高硫化物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