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称传输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4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98566.9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传输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光栅层、金属层、第二金属光栅层及介质衬底,第一金属光栅层的结构参数值满足预设参数条件,使得入射到第一金属光栅层表面的光波转换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金属层阻挡依次经介质衬底及第二金属光栅层入射的光波透过,且金属层的厚度小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该金属中的穿透深度,使得经第一金属光栅层表面转换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进入到第二金属光栅层;第二金属光栅层嵌入在介质衬底中,与第一金属光栅层的光栅常数不同,第二金属光栅层的结构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参数条件,使得入射到第二金属光栅层表面的光波不能转换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解决了不对称传输器所存在的体积大的缺陷。

    一种全光波长转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25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801641.1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光波长转换器,包括:电介质层;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形成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包括周期排列的多个天线结构单元;所述天线结构单元包括第一缺口圆环天线、第二缺口圆环天线和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形天线;所述第一缺口圆环天线和所述第二缺口圆环天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方形天线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缺口圆环天线和所述第二缺口圆环天线以所述截面的任一对角线为对称轴,所述第一缺口圆环天线的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圆环天线的缺口相对。本发明实现可全光波长转换功能,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也拓宽了超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全光波长转换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2532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01641.1

    申请日:2015-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002 G02F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光波长转换器,包括:电介质层;天线层,所述天线层形成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包括周期排列的多个天线结构单元;所述天线结构单元包括第一缺口圆环天线、第二缺口圆环天线和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形天线;所述第一缺口圆环天线和所述第二缺口圆环天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方形天线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缺口圆环天线和所述第二缺口圆环天线以所述截面的任一对角线为对称轴,所述第一缺口圆环天线的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圆环天线的缺口相对。本发明实现可全光波长转换功能,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也拓宽了超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不对称传输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44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698566.9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传输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光栅层、金属层、第二金属光栅层及介质衬底,第一金属光栅层的结构参数值满足预设参数条件,使得入射到第一金属光栅层表面的光波转换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金属层阻挡依次经介质衬底及第二金属光栅层入射的光波透过,且金属层的厚度小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该金属中的穿透深度,使得经第一金属光栅层表面转换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进入到第二金属光栅层;第二金属光栅层嵌入在介质衬底中,与第一金属光栅层的光栅常数不同,第二金属光栅层的结构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参数条件,使得入射到第二金属光栅层表面的光波不能转换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解决了不对称传输器所存在的体积大的缺陷。

    一种超表面聚焦透镜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449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53582.3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表面聚焦透镜。将第一天线层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一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第一面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二面上;第二天线层设置在第二电介质层的内部;第二电介质层设置在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第二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对第一波段的入射光的反射率大于或者等于70%,能够将属于第一波段的入射光反射,实现反射聚焦功能;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还对第二波段的入射光的透射率大于或者等于75%,能够使属于第二波段的入射光穿过,实现透射聚焦功能。本发明能够将两束属于不同波段的光聚焦在不同的散射空间,解决了超表面聚焦透镜只能工作在单一波长、或者工作在同一波段的技术问题,扩大了超表面聚焦器件在多波长方面的应用范围。

    一种光学编码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166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35507.7

    申请日:201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编码器,包括电介质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所述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结构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金属结构单元在所述电介质层上依照以预设编码方式对编码对象编码后得到的编码序列进行分布,所述至少一个金属结构单元与所述编码序列中的各元素一一对应,所述编码序列中不同元素所对应的金属结构单元的透射率和/或反射率不同。本发明利用超材料进行光学编码,在电介质层上设置与编码序列对应的金属结构单元,编码序列中不同元素所对应的金属结构单元的透射率和/或反射率不同,本发明的光学编码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信息存储容量大、传输和读取速度快。

    一种超表面聚焦透镜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44998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453582.3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表面聚焦透镜。将第一天线层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一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第一面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第二面上;第二天线层设置在第二电介质层的内部;第二电介质层设置在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第二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对第一波段的入射光的反射率大于或者等于70%,能够将属于第一波段的入射光反射,实现反射聚焦功能;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还对第二波段的入射光的透射率大于或者等于75%,能够使属于第二波段的入射光穿过,实现透射聚焦功能。本发明能够将两束属于不同波段的光聚焦在不同的散射空间,解决了超表面聚焦透镜只能工作在单一波长、或者工作在同一波段的技术问题,扩大了超表面聚焦器件在多波长方面的应用范围。

    一种光学编码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16637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135507.7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编码器,包括电介质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所述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结构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金属结构单元在所述电介质层上依照以预设编码方式对编码对象编码后得到的编码序列进行分布,所述至少一个金属结构单元与所述编码序列中的各元素一一对应,所述编码序列中不同元素所对应的金属结构单元的透射率和/或反射率不同。本发明利用超材料进行光学编码,在电介质层上设置与编码序列对应的金属结构单元,编码序列中不同元素所对应的金属结构单元的透射率和/或反射率不同,本发明的光学编码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信息存储容量大、传输和读取速度快。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红外吸收型多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4452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76940.4

    申请日:2015-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红外吸收型多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包括气室、红外热辐射光源、起偏器、准平行光组件、异常反射式超表面和热释电探测器;所述红外热辐射光源设置在所述起偏器的入射端;所述准平行光组件的入射端与所述起偏器的出射端连接;所述准平行光组件的出射端伸入所述气室;所述异常反射式超表面设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热释电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气室上。本发明利用异常反射式超表面的分光特性,能够实现对多种气体的同时测量,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能够避免衍射光谱的级次重叠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