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62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60885.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城市合并车道场景的车辆到车辆三维信道建模方法、装置,实现了精确描述城市合并车道场景的车辆到车辆三维随机信道模型,方法包括:以发射端车辆的天线为圆心,构造位于车辆顶部平面的由隔音墙分隔而成的半圆环模型;以发射端车辆的天线和接收端车辆的天线为焦点,确定位于所述车辆顶部平面的多共焦椭圆,将所述多共焦椭圆沿长轴所在直线旋转180度后取车顶平面以上的部分,得到多共焦半椭球模型;根据所述半圆环模型和所述多共焦半椭球模型,确定可分辨径的信道增益;其中,所述可分辨径仅包括双跳反射径;根据所述可分辨径的信道增益,确定所述发射端车辆的天线到接收端车辆的天线的信道冲击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3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260885.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城市合并车道场景的车辆到车辆三维信道建模方法、装置,实现了精确描述城市合并车道场景的车辆到车辆三维随机信道模型,方法包括:以发射端车辆的天线为圆心,构造位于车辆顶部平面的由隔音墙分隔而成的半圆环模型;以发射端车辆的天线和接收端车辆的天线为焦点,确定位于所述车辆顶部平面的多共焦椭圆,将所述多共焦椭圆沿长轴所在直线旋转180度后取车顶平面以上的部分,得到多共焦半椭球模型;根据所述半圆环模型和所述多共焦半椭球模型,确定可分辨径的信道增益;其中,所述可分辨径仅包括双跳反射径;根据所述可分辨径的信道增益,确定所述发射端车辆的天线到接收端车辆的天线的信道冲击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