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22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27183.4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轻质高温热管辐射器,该热管辐射器包括用于扩热的钛水热管和高导热碳碳辐射器;钛水热管与高导热碳碳辐射器钎焊连接形成一体结构;钛水热管采用钛或钛合金材料通过3D打印增材技术一体化制造而成;高导热碳碳辐射器采用由高导热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2g/cm3、且单向导热系数大于500W/(m·K);钛水热管的延伸方向与高导热碳碳辐射器中的高导热碳纤维垂直设置,用于形成两个高导热方向的正交耦合。上述热管辐射器适用于核动力航天器热排散所需的工作温区,可极大的提高辐射器的效率,并降低系统乃至整星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7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281672.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的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控温系统,属于温控技术领域,包括: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及两个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均设有两个换热通道,分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泵驱两相模块包括:氟泵、第二四通阀、第二调节阀及末端换热装置;所述气源热泵模块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气源热泵模块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泵驱两相模块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采用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相耦合的方式,解决了气源热泵模块冬季低压端过冷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99820.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液器、控温装置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包括壳体、换热件、加热件和测温件;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换热件、所述加热件和所述测温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换热件用于供工质流通和冷热工质换热;在所述壳体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中需要储液器控温随目标温度的波动有快速响应的能力,提供一种储液器、控温装置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368485.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用星敏感器的一体化通用散热装置,采用机热一体化设计理念,热传输途径及散热部件均位于星敏感器本体上,没有外部机械接口,实现了星敏感器散热装置一体化、通用化的需求。具体包括:用于收集星敏感器热量的集热板;用于将所述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导至热控转接板的微型热管;所述热控转接板安装在星敏感器的遮光罩上;用于将所述热控转接板上的热量传输到热辐射器的转接热管;所述热辐射器与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固定连接,且热辐射器法线方向与星敏感器光轴方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7702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8464.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36 ,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尺寸冷凝器的大功率风冷环路热管散热器,能够实现大功率芯片散热,并且冷凝器的尺寸比较小。本发明利用内嵌流道实现大功率(大于250W)散热,小尺寸(面积小于70cm2)冷凝器,本发明基于小尺寸冷凝器的大功率风冷环路热管散热器,能够实现大功率芯片散热,并且冷凝器的尺寸比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81672.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的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控温系统,属于温控技术领域,包括: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及两个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均设有两个换热通道,分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泵驱两相模块包括:氟泵、第二四通阀、第二调节阀及末端换热装置;所述气源热泵模块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气源热泵模块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泵驱两相模块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采用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相耦合的方式,解决了气源热泵模块冬季低压端过冷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68485.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36 ,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用星敏感器的一体化通用散热装置,采用机热一体化设计理念,热传输途径及散热部件均位于星敏感器本体上,没有外部机械接口,实现了星敏感器散热装置一体化、通用化的需求。具体包括:用于收集星敏感器热量的集热板;用于将所述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导至热控转接板的微型热管;所述热控转接板安装在星敏感器的遮光罩上;用于将所述热控转接板上的热量传输到热辐射器的转接热管;所述热辐射器与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固定连接,且热辐射器法线方向与星敏感器光轴方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099820.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温装置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包括壳体、换热件、加热件和测温件;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换热件、所述加热件和所述测温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换热件用于供工质流通和冷热工质换热;在所述壳体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中需要储液器控温随目标温度的波动有快速响应的能力,提供一种控温装置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4668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53220.7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筒式伸杆机构的空间环境模拟装置,包括:环境模拟容器、水平伸展组件、高低温模拟系统、零重力补偿装置以及监控系统;环境模拟容器与水平伸展组件连通形成密闭的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腔体;零重力补偿装置通过两个以上导轨支撑在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腔体内部;抽真空组件与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腔体内部连通,用于抽真空,高低温模拟系统用于为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腔体提供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初始时,卷筒式伸杆机构设置在环境模拟容器中的零重力补偿装置的上表面;监控系统设置在环境模拟容器的内壁面上,其监控端朝向卷筒式伸杆机构,用于监控卷筒式伸杆机构的伸展及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腔体内部的真空度和温度;本发明的安装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08590199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755562.0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机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的散热系统,待冷却产品通过热传导方式与蒸发器连接,只有一级换热,换热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磁阀、储液器、电子膨胀阀构成第一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五电磁阀、冷凝器、第三电磁阀、循环泵以及第四电磁阀构成第二级散热系统;环境温度较低时采用第二级散热系统,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利用自然冷源冷却,系统的效率高、功耗低,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散热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级散热系统与第二级散热系统共用蒸发器、冷凝器、传输管路、储液器等设备,使得散热系统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