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28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0503262.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技术和细胞三维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微井阵列微流控芯片为基础快速制备不同三维细胞团块并使异种细胞团块之间1:1配对及其共培养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能够用于制备不同三维细胞团块,并能够实现异种细胞团块之间1:1配对及共培养;所述装置包括带有微井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及围堰,每个微流控芯片的周边配有一个围堰,二者紧密封接在一起;将所述带有微井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及围堰均设置在细胞培养器具上。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多种细胞的三维培养以及使异种团块之间1:1配对,共培养,并能够对细胞进行显微成像分析和药物筛选,得到定量化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18669.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器件制备和传感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可以和多种设备联合使用的可实现多模态输出的自由组装拼接式微液滴检测芯片。该微液滴检测芯片包括微滴固定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微滴固定单元包括若干微滴固定单体,每个微滴固定单体上均修饰有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且若干独立微滴固定单体之间可自由组装拼接。可根据检测物种类和现场条件限制实现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的检测信号输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微液滴检测芯片不仅具有便于携带,成本低,检测体量小,高通量筛选,适用于复杂检测环境,迎合多种检测手段等;还具有多信号的输出的优点,多信号结果相互验证,提高检测准确性,有效避免检测假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9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189805.X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功能芯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体系检测的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制备及应用;在单一超浸润微芯片上进行电化学,荧光和表面拉曼增强(SERS)多信号输出检测疾病标志物;通过电化学沉积,溶剂修饰,光掩膜板刻蚀和溶液蒸发法得到多功能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这种微芯片结合了超浸润体系液滴操控的优点以及石墨烯和纳米枝状金的功能化优点,通过三种检测结果输出手段相互对比验证,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27632.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柱高通量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通过简单的插拔组装成若干微柱阵列,实现微液滴的高通量电化学传感,所述传感器包括微柱液滴管理单元和电化学传输单元。其中液滴管理单元为包含三电极体系的小型微柱,其表面的粘附力可将微量液滴固定;电化学传输单元为具有阵列电极孔的集成电路板,微柱末端的电极线与电路板直接连接形成微柱阵列,电路板通过内部线路整合实现高通量电化学检测。这种微柱传感器具有检测体量小,可多功能化修饰,信号易检测和高通量整合等特性,可实现微量体液离子监控,痕量多标志物检测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有望取代传统商用孔板成为新一代高通量分析传感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02051.0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带基的尿液传感器,属于尿液传感器技术领域。该尿液传感器基于双面胶制成,包括微孔区、离型纸层和粘附层;利用微孔区的粘附性和离型纸层的疏水性,能够实现对尿液的定点收集;经过功能化修饰的微孔区,又可进一步实现尿液的比色检测;粘附层可使传感器直接贴附在尿不湿上。本发明胶带基的尿液传感器使用常见的双面胶带为材料,成本低廉;微孔制备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简易快捷,特别适用于尿失禁患者和婴幼儿预警式的尿液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189805.X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功能芯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体系检测的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制备及应用;在单一超浸润微芯片上进行电化学,荧光和表面拉曼增强(SERS)多信号输出检测疾病标志物;通过电化学沉积,溶剂修饰,光掩膜板刻蚀和溶液蒸发法得到多功能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这种微芯片结合了超浸润体系液滴操控的优点以及石墨烯和纳米枝状金的功能化优点,通过三种检测结果输出手段相互对比验证,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532735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662183.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苯二酚修饰的透明质酸的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肿瘤的原位治疗,所述方法采用采用邻苯二酚对透明质酸进行改性,所述方法包括:制备邻苯二酚修饰的透明质酸、配制含抗癌药物的邻苯二酚修饰的透明质酸纺丝溶液和制备静电纺丝,制备的邻苯二酚修饰的透明质酸在保留透明质酸优良特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其稳定性和细胞黏付性及其他性能。邻苯二酚修饰的透明质酸具有较高的细胞黏付性,使负载阿霉素的邻苯二酚修饰的透明质酸纳米纤维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75543.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检测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超浸润高灵敏电化学微芯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微芯片自下而上依次为ITO玻璃、钛层、金层、纳米枝状金层、超疏水表面;钛层、金层通过磁溅射法依次沉积在ITO玻璃导电面;纳米枝状金层通过电化学法沉积到金层上;超疏水表面通过溶液浸泡修饰在纳米枝状金层上;超疏水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微液滴的超亲水位点。本发明将超浸润液滴固定技术与超灵敏电化学检测相结合,基底的纳米枝状金能大大提高了电化学检测的灵敏性,对超浸润的液滴处理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时检测液体量大的问题,通过对癌症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证明了该微芯片生化检测的可行性;制作简单,成本廉价,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49886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410486581.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超亲水‑疏水特性的梯度二氧化硅表面微流体系统的构筑方法,包括:在载体表面形成具有梯度的烟灰层;在所述具有梯度的烟灰层表面形成SiO2纳米膜层;利用疏水材料对SiO2纳米膜层进行修饰以形成疏水化的SiO2纳米层;在所述疏水化的SiO2纳米层上覆盖光掩膜,经紫外光照射即在SiO2纳米结构膜层表面以形成超亲水‑疏水的微流体。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具有表面梯度的多孔网状烟灰结构,得到具有表面梯度的多孔网状SiO2结构,运用超亲水‑疏水特性制备微流体通道、将梯度与微流体通道巧妙的结合以增强微流体的毛细驱动力,从而实现流体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快速完成自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05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574973.6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简单“绿色”的方法合成单层荧光纳米二硫化钼,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其特征是通过溶剂将粒径为微米级别的二硫化钼粉末分散,借助于超声的手段,使二硫化钼粉末分层断裂,接着离心、真空干燥、纯化从而制得纳米二硫化钼,为了增加纳米二硫化钼的溶解性,在溶剂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得的纳米二硫化钼材料单层率好,荧光稳定性好,量子产率高。本方法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合成过程简单,制备得到的荧光纳米二硫化钼,与其它纳米载体相比,它的优点有:载药量大、毒性小、细胞中示踪,受外界干扰小等。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自身的荧光,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