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电磁驱动平面MEMS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82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070858.0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弹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电磁驱动平面MEMS安全系统,包括:硅基边框(1)、隔爆滑块(2)、第一电磁线圈(3)、第二电磁线圈(4)、第一磁体(5)、第二磁体(6)、后座限位销(7)、第一限位槽(8)、离心限位销(9)、第二限位槽(10)、传爆孔(11)、微型传爆药(12)、微型弹簧(13)、阈值结构(14)和玻璃盖板(15);硅基边框(1)的中部开设不规则形状孔,隔爆滑块(2)对应地安装在其内,第二凸起段(23)上固有离心限位销(9);微型弹簧(13)安装在该不规则形状孔内;第一凸起段(22)的两侧放置第一电磁线圈(3)和第二电磁线圈(4);隔爆滑块(2)上放置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

    一种嵌入式电磁驱动平面MEMS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8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70858.0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弹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电磁驱动平面MEMS安全系统,包括:硅基边框(1)、隔爆滑块(2)、第一电磁线圈(3)、第二电磁线圈(4)、第一磁体(5)、第二磁体(6)、后座限位销(7)、第一限位槽(8)、离心限位销(9)、第二限位槽(10)、传爆孔(11)、微型传爆药(12)、微型弹簧(13)、阈值结构(14)和玻璃盖板(15);硅基边框(1)的中部开设不规则形状孔,隔爆滑块(2)对应地安装在其内,第二凸起段(23)上固有离心限位销(9);微型弹簧(13)安装在该不规则形状孔内;第一凸起段(22)的两侧放置第一电磁线圈(3)和第二电磁线圈(4);隔爆滑块(2)上放置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

    一种用于森林灭火的灭火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08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70956.5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灭火的灭火弹系统,所述灭火弹系统至少包括红外摄像头、控制终端和若干灭火弹;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控制终端安装于飞机之上,并经线缆相互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各灭火弹通过无线数据链连接;各灭火弹基于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运动至灭火落弹点完成相应区域灭火形成灭火隔离带,并基于灭火弹上搭载的温度传感器实现落弹点温度信息持续监测。通过发明公开的本灭火弹系统,实现了各灭火弹协同制导,灭火弹可通过飞机投放到火灾区域,并空中完成组网,协同对火灾区域进行攻击,形成协同调配的灭火方案,从而完成灭火隔离带的建立。并能对灭火隔离带进行实时监测,以对突破隔离带处的火情进行精确的定位,以完成再次灭火。

    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77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19263.X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弹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弹道环境感知模块、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时钟模块;所述弹道环境感知模块,用于采集弹道环境数据;所述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弹道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阈值判定,根据判定结果,生成并发出保险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所述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用于接收解保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并执行引信保险解除和起爆;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所述第一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息。

    一种基于含能材料的体内大结石粉碎微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9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344463.X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含能材料的体内大结石粉碎微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驱动管、电源及电路模块、驱动杆以及可展开碎石机构;该系统具有快速(微秒级)精准(毫米级)碎石特点,并且能量集中,对周围组织伤害小;可展开碎石机构的展开特性可以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结石,适用范围广;同时,作用过程中产生局部高温等离子体也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提高的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一种用于森林灭火的灭火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085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770956.5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灭火的灭火弹系统,所述灭火弹系统至少包括红外摄像头、控制终端和若干灭火弹;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控制终端安装于飞机之上,并经线缆相互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各灭火弹通过无线数据链连接;各灭火弹基于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运动至灭火落弹点完成相应区域灭火形成灭火隔离带,并基于灭火弹上搭载的温度传感器实现落弹点温度信息持续监测。通过发明公开的本灭火弹系统,实现了各灭火弹协同制导,灭火弹可通过飞机投放到火灾区域,并空中完成组网,协同对火灾区域进行攻击,形成协同调配的灭火方案,从而完成灭火隔离带的建立。并能对灭火隔离带进行实时监测,以对突破隔离带处的火情进行精确的定位,以完成再次灭火。

    一种弹药爆炸冲击波的阵列式检测装置以及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61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18609.5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药爆炸冲击波的阵列式检测装置以及评估系统,该装置包括弹形壳体、检测薄膜、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微带天线,弹形壳体沿轴线设有用于传播冲击波的传播通道,传播通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检测腔,多个检测腔的开口直径沿冲击波的传播方向依次减小,每一检测腔的开口覆盖一张检测薄膜,弹形壳体的外壁与传播通道之间设有容纳腔;检测单元用于记录每一张检测薄膜破裂时的临界压力值,在检测薄膜发生破裂时,获取所破裂的检测薄膜中直径最大的检测薄膜对应的临界压力值,将临界压力值发送至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临界压力值加载至微带天线进行辐射。本发明能够实现真实战场环境下的弹药爆炸冲击波的动态评估。

    弹载式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及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72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7368.6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战场态势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弹载式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及感知方法,包括若干组安装在弹体尾部的布撒器上的感知设备,布撒器与弹载计算机连接并接受其控制,布撒器用于抛出感知设备;感知设备与武器发射系统连接,感知设备能够采集战场的数据并发送给武器发射系统,武器发射系统能够向感知设备发出自毁指令以及能够根据感知设备传回的数据进行战场态势评估。本发明既解决了常规战场态势感知手段不及时,易受干扰等问题,也解决了降落伞被动式难以主动对战场态势进行感知致使有效感知数据少的问题,以及旋翼主动式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多个感知设备形成空间网络的方式,对战场态势进行最大化感知。

    一种弹药爆炸冲击波的阵列式检测装置以及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61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818609.5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药爆炸冲击波的阵列式检测装置以及评估系统,该装置包括弹形壳体、检测薄膜、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微带天线,弹形壳体沿轴线设有用于传播冲击波的传播通道,传播通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检测腔,多个检测腔的开口直径沿冲击波的传播方向依次减小,每一检测腔的开口覆盖一张检测薄膜,弹形壳体的外壁与传播通道之间设有容纳腔;检测单元用于记录每一张检测薄膜破裂时的临界压力值,在检测薄膜发生破裂时,获取所破裂的检测薄膜中直径最大的检测薄膜对应的临界压力值,将临界压力值发送至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临界压力值加载至微带天线进行辐射。本发明能够实现真实战场环境下的弹药爆炸冲击波的动态评估。

    一种基于含能材料的体内大结石粉碎微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9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4463.X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含能材料的体内大结石粉碎微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驱动管、电源及电路模块、驱动杆以及可展开碎石机构;该系统具有快速(微秒级)精准(毫米级)碎石特点,并且能量集中,对周围组织伤害小;可展开碎石机构的展开特性可以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结石,适用范围广;同时,作用过程中产生局部高温等离子体也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提高的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