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1270.9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 重庆摩方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9C64/393 , B33Y50/02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精密医疗器械制造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减材复合制造中空微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印实心微针针体:采用面投影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通过对微针三维模型进行定制化设计,打印实心微针针体结构,并在打印前对并在打印前调整打印参数,以调控微针的光学和力学特性,使其适应贝塞尔光束的加工;S2:单脉冲加工微孔:采用飞秒激光贝塞尔光束在打印实心微针尖端单脉冲加工微孔,微孔贯穿实心针体形成中空微针,本发明通过增材和减材两种技术的复合应用,解决了单一3D打印工艺难以直接加工超小直径微孔的问题,提高了中空微针等包含微细孔道结构的精密医疗器件的整体制造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525373.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离子导体包覆的镍钴锰钽复合四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锂盐和钽盐进行粉化处理,然后混入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得到均质混合物;S2、将均质混合物进行分段煅烧,先在450‑550℃下煅烧,然后在680‑780℃煅烧,随炉冷却后即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镍钴锰钽复合四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LiTaO3快离子包覆层,而且部分Ta进入体相中形成体相掺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帮助高镍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快速的锂离子脱嵌,且保持结构稳定,使高镍材料展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克服了传统离子掺杂和固相混合包覆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525874.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补锂型单晶镍钴锰复合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S2、将锂盐进行粉化处理,并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按照Li:(Ni+Co+Mn)=1.3‑2.2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进行分段法煅烧,先在450‑550℃下煅烧,之后在730‑780℃下煅烧,随炉冷却后即得。本发明通过采用超过量的锂盐以及改进的锂化烧结工艺,得到的终产物内部为LiNixCoyMnzO2,外部为Li2NiO2的复合材料,其放电比容量高于常规使用Li2NiO2补锂材料且循环性能稳定,可以直接作为具有补锂作用的正极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25373.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离子导体包覆的镍钴锰钽复合四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锂盐和钽盐进行粉化处理,然后混入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其中,Li:(Ni+Co+Mn+Ta)的摩尔比为1.1‑1.3:1,得到均质混合物;S2、将均质混合物进行分段煅烧,先在450‑550℃下煅烧220‑300min,然后在680‑780℃煅烧600‑720min,随炉冷却后即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镍钴锰钽复合四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LiTaO3快离子包覆层,而且部分Ta进入体相中形成体相掺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帮助高镍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快速的锂离子脱嵌,且保持结构稳定,使高镍材料展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克服了传统离子掺杂和固相混合包覆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25874.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补锂型单晶镍钴锰复合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过滤干燥后备用;S2、将锂盐进行粉化处理,并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按照Li:(Ni+Co+Mn)=1.3‑2.2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进行分段法煅烧,先在450‑550℃下煅烧220‑300min,之后在730‑780℃下煅烧600‑720min,随炉冷却后即得。本发明通过采用超过量的锂盐以及改进的锂化烧结工艺,得到的终产物内部为LiNixCoyMnzO2,外部为Li2NiO2的复合材料,其放电比容量高于常规使用Li2NiO2补锂材料且循环性能稳定,可以直接作为具有补锂作用的正极材料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高效、环保,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482718.3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6/23 , G06F16/2458 , G06F16/2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适应分布式事务提交方法,属于分布式事务提交技术领域。通过将分布式事务的提交协议分成三类,并根据每个事务确定使用的提交协议,使系统可以根据环境状况调整协议,避免基于系统环境的固定假设采用固定提交协议带来的系统因阻塞不可用或系统事务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系统的无故障等级和崩溃故障等级环境进行优化,在声明阶段通过立刻执行临时回滚决定,避免验证阶段发送决定的网络开销,提高处理效率;且在声明阶段参与者决定不一致时,在验证阶段仅向临时决定提交的参与者发送回滚决定,降低网络开销;且在所有的参与者在声明阶段都做出临时提交决定时,记录日志,通过日志确保崩溃者能够正确恢复,以保持节点间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15214.7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面作战胜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战局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面作战场景下交战双方的战场态势数据时间序列;将战场态势数据时间序列输入地面作战情景实时胜率预测模型,得到交战双方的胜率预测值;所述地面作战情景实时胜率预测模型为采用作战数据集对双层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本发明提高了胜率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4578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411985.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分布式事务提交协议的运行环境监测方法,属于分布式事务处理技术领域。本公开通过使用RLSM鲁棒性等级状态机来维护每个参与者的系统环境,该状态机维护的状态可通过输入不同参数被动态调整,以实时跟踪每个参与者的环境;协调者能够基于参与者对应RLSM的状态确定系统环境等级,打破了现有分布式事务提交时对系统环境的固定假设,使得分布式事务提交可根据系统环境动态调整提交协议,提高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效率。进一步通过设定状态机输入由当前协议及其结果设置,实现参与者RLSM状态的自动调整。进一步设定状态机降低等级时的输入参数非固定,而是通过强化学习基于历史提交协议执行结果习得,更符合分布式事务处理环境,提高事务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6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90148.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调度中心;构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摆放点的共享单车需求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共享单车需求预测模型,确定由所述调度中心向所述每一摆放点调度共享单车的数量。本发明的方案能够预测每一摆放点的共享单车的需求数量,并由调度中心进行调度,避免投放不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3159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21123.X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化数据的预测方法,属于人工智能学习预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所述结构化数据元组x=<x1,x2,...xj,...xm>;将属性值xj转换为嵌入向量表示ej;使用多个指数神经元基于所述嵌入向量建模所述x的特征相互作用;将所有所述特征相互作用聚合构建所述x的特征向量;基于所述特征向量进行分类预测。本发明通过指数神经元建模交叉特征,克服了对数神经元输入必须为正的限制,提高了神经元灵活性及适用场景,提升了交叉特征建模的有效性;多头门控注意力机制能够根据输入数据动态并有选择性地建模任意阶的交叉特征,提升了特征建模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提升了目标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门控机制动态捕捉输入样本的交互项,提供了模型决策的可解释性以及新的见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