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38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99793.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宗固废再利用的高性能矿物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大宗固废再利用的高性能矿物基胶黏剂包含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活性矿物质100份、固体碱激发剂1‑100份、蒸馏水1‑200份,环氧树脂1‑200份、硅烷偶联剂0‑3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胶黏剂制备的人造板,采用与其传统人造板基本一致的工艺过程,将原料球磨和预反应处理后,制成该矿物基胶黏剂,并涂布单板制成板坯,通过热压工艺,经后期加工和处理即得。本发明产品湿态胶合强度可达1.31MPa,满足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Ⅱ类胶合板强度使用要求,并且无甲醛释放。本发明采用固体碱激发剂代替传统的碱激发液模式,所制的胶黏剂具有易于控制固含量、方便运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使用该胶黏剂制备的人造板具有性能高强、耐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52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17966.2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再生纤维板及利用废弃纤维板制备再生纤维板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拆除废弃纤维板的贴面、封边和金属件;2)将废弃纤维板整体浸入亚氯酸钠溶液中蒸煮;3)清洗废弃纤维板表面的悬浮液,晾干,热压,冷却,得毛坯版;4)将毛坯板锯边,砂光,得到再生纤维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回收的废弃纤维板制造再生纤维板,使其既不需要粉碎废弃纤维板而消耗能源,又不需要二次施胶造成浪费,还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废弃纤维板,提高废弃纤维板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再生纤维板的综合性能好,能达到GB/T 11718《中密度纤维板》要求的静曲强度≧27Mpa,弹性模量≧2700Mpa,内结合强度≧0.6Mpa,吸水厚度膨胀率≦45%。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028200.3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掺杂发泡无机胶凝材料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将木质纤维添加到发泡无机胶凝材料中,依次进行搅拌、注模、震荡、养护、脱模即得,其中所述无机胶凝材料由地质聚合物与激发剂混合而成。本发明所述一种木质纤维掺杂发泡无机胶凝材料其组分和质量分数为:木质纤维1%~40%,发泡剂0.1%~2%,无机胶凝材料60%~100%。通过将改性木质纤维与发泡无机胶凝材料复合,可以增强经发泡处理后无机胶凝材料的力学强度,加入木质纤维可以调控最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有利于提高板材隔音隔热性能,降低板材重量,减少材料消耗。该产品具有出色的耐火性、耐久性和环保性,有利于木质资源和地质聚合物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78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9837.9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27K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材变色菌色素进行木材染色的方法。工艺步骤包括1)对变色木材中的变色菌进行提取与纯化;2)将纯化后的变色菌扩大培养至成熟的变色菌色素菌落;3)提取变色菌色素菌落中的变色菌色素并进行纯化处理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色素染液;4)将木材浸泡在色素染液中,制成变色菌色素染色木材;5)将色素染色木材进行干燥处理与调湿调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木材变色菌色素进行木材染色的方法绿色环保可持续,可制成一种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清洁染色材料。此染色方法可应用于单板、木片等木制产品的染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3810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1163461.6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板‑塑料薄膜复合板的制造设备,本发明为实现单板‑塑料薄膜复合板的制造而提出一种设备。本发明具有单板供应装置、塑料薄膜供应装置、加热滚压装置以及裁切装置,单板供应装置具有单板输送组件、单板预处理组件及偶联剂涂覆组件,且顺序连接;加热滚压装置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单板供应装置和塑料薄膜供应装置均与加热滚压装置的入口端相接;加热滚压装置的出口端与裁切装置相连接;单板供应装置和塑料薄膜供应装置均为多个,单板供应装置与塑料薄膜供应装置间隔交错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单板和塑料薄膜的分层铺装,保证木质原料和塑料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板材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25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1163458.4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板‑塑料薄膜复合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实现单板‑塑料薄膜复合板的快速制造及解决传统热压法需长时间保压冷却的问题,提出一种单板‑塑料薄膜复合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经过单板制备、单板预处理、涂覆偶联剂、塑料薄膜制备、叠加组坯、加热滚压、定厚冷却、裁切的步骤制得板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单板和塑料薄膜进行分层铺装实现了木塑复合材的连续生产,通过冷水对板材进行快速冷却定型,避免了保压冷却工艺耗时耗能的缺陷,提高了木质复合板的生产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此外,也使板材内部的木质原料和塑料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板材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69604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1163310.0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设真空管的中空微球刨花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为实现高强度吸音隔热刨花板的制造及解决如何在降低刨花板平均密度的同时使刨花板内部形成封闭的真空环境的问题,提出一种内设真空管的中空微球刨花板。本发明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数为:木质原料:75%~90%,中空微球:4%~20%,真空管:4%~20%,偶联剂:0.5%~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刨花板的组分使中空微球和真空管在刨花板中发挥作用,可以在降低刨花板平均密度的同时使刨花板内部形成封闭的真空环境,进而使刨花板具有了较好的隔热隔音效果。本发明还涉及内设真空管的中空微球刨花板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62597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1163381.0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置真空管的隔热隔音木塑复合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为实现高强度隔热隔音木塑复合板的制造及解决以木材为原料的木塑复合材难以具有较优越的隔热隔音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内置真空管的隔热隔音木塑复合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包括:备料、原料预处理、制备塑料薄片、滚筒混合、添加偶联剂、分层铺装、热压及冷压、后期加工等具体步骤,其中分层铺装时使用了真空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木塑复合板内形成了封闭的真空环境,从而使木塑复合板具有了真空材料的部分特性,使木塑复合板的隔热隔音性能获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164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59071.8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从木材中提取3D打印纤维素增强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从木材中提取3D打印增强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从木材中提取3D打印纤维素增强材料的方法为:一、将木粉放入苯乙醇溶液中进行抽提得到抽提剩余物;二、取抽提剩余物、蒸馏水、冰醋酸和亚氯酸钠混合反应,向容器中再加入与上述比例相同的冰醋酸和亚氯酸钠,然后过滤得到沉淀物;三、利用蒸馏水将沉淀物配置成悬浊液,研磨、过滤;四、向上述材料中加入KOH溶液和H3BO3溶液;五、再加入蒸馏水、冰醋酸和亚氯酸钠,水浴锅加热,磁力搅拌;六、然后加入KOH溶液进行反应,之后进行超声波破碎处理,最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纤维素增强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3D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0766239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002957.3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7/06 , B32B37/08 , B32B37/10 , B32B2037/243 , B32B2471/00 , E04F15/102
Abstract: 一种漆面木塑复合地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为实现一种漆面木塑复合地板的快速制造及解决传统热压法需长时间保压冷却的问题,提出一种漆面木塑复合地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经过单板制备、单板分选、单板处理、涂覆偶联剂、塑料薄膜制备、叠加组坯、加热滚压、定厚冷却、侧面铣削的步骤制得地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木塑复合地板的连续生产,规避了保压冷却工艺耗时耗能的缺陷,提高了木质复合地板的生产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使地板内部的木质原料和塑料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地板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同时,还使含有漆涂饰的木塑复合地板得以一次成型,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