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21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41279.0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以及通过绝缘支撑固定于所述外导体内腔中的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尾端包括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形成容腔;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容腔内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呈环状结构的主体,以及由所述主体一侧端部向内导体尾端方向延伸出的弹性片;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沿所述固定件的周向均匀设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射频同轴连接器测试时多次插拔导致连接插孔收口不紧,影响连接器和电缆组件产品测试结果准确度的问题。

    一种同轴连接器插座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545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11164292.2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同轴连接器插座,解决现有微带座连接器的密封问题。包含外导体、内导体、第一绝缘部件,还包含第二绝缘部件,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材料为玻璃;所述第二绝缘部件位于所述内导体和所述外导体之间,一端位于所述同轴连接器插座内部,另一端与所述外导体边缘一致。所述内导体包括两部分,焊接部为可伐合金材料,一端位于所述同轴连接器插座内部,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外导体边缘外部;插接部为铍青铜材料,一端用于连接插针连接器,一端和焊接部配合。所述外导体还包含用于搭接在印制板的接触角。

    一种直角弯型射频电缆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27365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22726.6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角弯型射频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导体、连接器内导体以及连接两者的绝缘支撑;连接器内导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内导体以及直角弯型的第二内导体;第一内导体包括:第一配接端和第二配接端;第二内导体包括:连接于第二配接端的第二内导体水平部;竖直设置的第二内导体竖直部;以及连接第二内导体水平部和第二内导体竖直部的第二内导体弯折部;连接器外导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外导体以及直角弯型的第二外导体,第二外导体包括:第二外导体水平部和第二外导体竖直部;其中,绝缘支撑环套于第二内导体水平部外侧并贴合于第二外导体内侧壁;第二外导体与第二内导体同轴设置,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同轴设置。

    一种射频传输线的长度测量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51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335232.2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传输线的长度测量方法及设备,包括:通过设定端口与第一射频传输线的一端建立连接,第一射频传输线的另一端处于开路状态;产生激励信号,通过信号分离器将激励信号分离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参考信号;将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一射频传输线中,并通过定向耦合器接收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为第二信号在第一射频传输线中传输并经第一射频传输线的另一端进行全反射得到;比较参考信号和测试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根据相位差,测量得到满足传输时延值的第一射频传输线的物理长度值。对于尚未加工成的射频传输线,能够保证制作出的射频传输线的长度比较精确,同时也能够有效保证所制作出的射频传输线的时延精度。

    一种印制板连接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1169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506281.6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印制板连接器,包括内导体、第一外导体。在连接器与印制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外导体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凸起部,用于与所述印制板焊接,下方设有第二凸起部,用于在所述印制板上定位。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外导体的内表面电气连接,所述内导体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导体连接印制板一端的端面外部,用于与所述印制板焊接,所述内导体连接同轴线的一端,包含插孔。所述连接器至少包含一个绝缘体,由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所述印制板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占用空间大、可靠性较差、内导体断裂、变形等问题,增强了连接器的可靠性,最大限度降低操作空间要求。

    一种用于结构与印制板电气互联的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8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90230.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结构与印制板电气互联的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外导体为横向的圆管结构,外导体的左部分的外壁上有向外侧凸起的外台阶结构,外导体的左部分的内壁上有向外侧凸起的内台阶结构,内导体在外导体内,内导体为横向的圆管结构,内导体的左部分的外壁上有向外侧凸起的连接台阶结构,连接台阶结构与内台阶结构匹配连接;内导体的右部分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有四个开口式的分割线,分割线在内导体的右端开口,分割线将内导体的右部分的侧壁分割为四个分布的瓣结构,瓣结构均为向内侧弯折的收口结构,其可操作性好,工作效率高,便于调试和测试。

    TEM波传输线的连接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7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1774.0

    申请日:2018-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2 H01R13/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EM波传输线的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本体;连接螺母;外导体,插入所述第二贯通部内,所述外导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固结构;以及卡固件,与所述卡固结构配合进而卡接在所述外导体的外侧壁上;其中,所述连接螺母包括用于与所述卡固结构和所述卡固件形成固定装配的配合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TEM波传输线的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螺母的配合结构和外导体的卡固结构、卡固件形成固定装配,产品装配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并且安装一致性好,连接螺母、外导体通过卡固连接,进而不易划伤连接螺母和外导体。

    一种射频传输线的长度测量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51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35232.2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传输线的长度测量方法及设备,包括:通过设定端口与第一射频传输线的一端建立连接,第一射频传输线的另一端处于开路状态;产生激励信号,通过信号分离器将激励信号分离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参考信号;将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一射频传输线中,并通过定向耦合器接收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为第二信号在第一射频传输线中传输并经第一射频传输线的另一端进行全反射得到;比较参考信号和测试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根据相位差,测量得到满足传输时延值的第一射频传输线的物理长度值。对于尚未加工成的射频传输线,能够保证制作出的射频传输线的长度比较精确,同时也能够有效保证所制作出的射频传输线的时延精度。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582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40421.5

    申请日:2016-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9/05 H01R9/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支撑通过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上的第一限位台阶固定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的第一端;第二绝缘支撑通过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上的第二限位台阶固定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的第二端,第二绝缘支撑用于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与射频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进行隔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与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连接,有效解决由于射频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与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接触而造成短路的问题,有效改善射频信号在射频传输系统中的传输。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2124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1541279.0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以及通过绝缘支撑固定于所述外导体内腔中的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尾端包括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形成容腔;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容腔内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呈环状结构的主体,以及由所述主体一侧端部向内导体尾端方向延伸出的弹性片;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沿所述固定件的周向均匀设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射频同轴连接器测试时多次插拔导致连接插孔收口不紧,影响连接器和电缆组件产品测试结果准确度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