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80883.7

    申请日:2015-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构造高周多轴疲劳准则。(2)通过代入两种单轴加载以及脉动循环加载情形,推导出式中参数(3)读取高周多轴恒幅加载试验数据,确定临界面位置。(4)通过计算出的临界面上的剪应力幅,正应力幅和平均正应力,利用公式计算出等效应力幅。(5)利用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出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提出的方法进行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估算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一种多次振动处理修复铜薄膜试件疲劳损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300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0072876.0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一种多次振动处理修复铜薄膜试件疲劳损伤的方法,属于机械制造与振动处理应用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试件隔断装置、模态激振器、试件隔断装置、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静态分析模拟原始试件疲劳损伤过程,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模拟振动处理过程,分析试件受力情况,得到最优修复效果及其对应的参数;由于每次疲劳损伤后铜薄膜试件内部的微观组织变化都不同,需要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瞬态分析以模拟振动修复处理实验,求得最优修复效果及其对应的参数,将每次得到的最优参数作为设备输出参数。本发明通过有限元模拟得到的最优参数指导实验进行多次振动修复处理,使试件的损伤不断擦除,每次的修复效果达到最佳,从而持续延长剩余寿命。

    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780883.7

    申请日:2015-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构造高周多轴疲劳准则。(2)通过代入两种单轴加载以及脉动循环加载情形,推导出式中参数(3)读取高周多轴恒幅加载试验数据,确定临界面位置。(4)通过计算出的临界面上的剪应力幅,正应力幅和平均正应力,利用公式计算出等效应力幅。(5)利用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出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提出的方法进行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估算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一种循环加载后塑性变形的在线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38639.X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加载后塑性变形的在线恢复方法,涉及机械制造和振动处理应用技术领域。疲劳试验机、电脑、控制器依次连接,试件放在疲劳试验机的夹具上。设置载荷幅值、均值、波形、频率。使试件处于一端固定,一端振动的状态,一段时间后,依次关闭试验机、电脑、控制器,将试件从实验机上取出。本发明通过对材料施加低频振动处理,恢复了塑性变形,消除了疲劳损伤。同时,本发明简单实用,效果良好,有很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修复铜薄膜试件疲劳损伤的振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196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05871.0

    申请日:2016-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3/00

    Abstract: 一种修复铜薄膜试件疲劳损伤的振动处理方法,涉及机械制造与振动处理应用技术领域。模态激振器、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依次连接,铜薄膜放在模态激振器中的试件隔断装置内;设置功放、正弦波、频率和电压输出;使试件处于自由振动状态;一段时间后,依次关闭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将铜薄膜试件从试件隔断装置中取出。本发明通过对材料施加力和频率对振型的影响,在材料内形成应力场,不仅有效愈合铜薄膜试件的疲劳损伤,还能大幅提高其疲劳寿命。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有很大的工程实用潜力。

    一种适用于激光冲击处理的光路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7362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6001.7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激光冲击处理的光路转换装置,该光路转换装置包括光路反射装置、光路折射装置和光路转换装置支架;将光路折射装置固定在光路转换装置支架的中间位置;将光路反射装置固定在光路转换装置支架的上端,调节光路反射装置的位置使激光指示光位于平面镜的中心位置;通过不断调节光路折射装置与光路反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得到所需要的光斑大小;光路转换装置能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反射和折射到达待冲击试件的表面,对其进行激光冲击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将激光简单高效地作用于待冲击试件表面,对其进行激光冲击处理,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一种无约束振动处理下疲劳损伤修复振动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8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342788.3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约束振动处理下疲劳损伤修复振动参数的确定方法,步骤(1):根据试件的受力情况τ和试件材料常数(d、G、υ、b),确定晶粒内位错塞积中的位错数目n;步骤(2)当n足够大时,求得每个位错距位错源距离的近似解xi;步骤(3)根据步骤(2)求得的位错间距离求出塞积中的位错受到的背应力τBack和镜像应力τImage;步骤(4)对试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试件在不同阶数对应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确定修复所需要的频率范围;步骤(5)对试件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不同振动参数下无约束振动处理产生的弹性力τE;步骤(6)当弹性力与背应力及镜像力叠加超过派纳力τP‑N时,位错开动,根据步骤(5)中求得的弹性力即可选择合适的振动参数。本方法能较好选择无约束振动处理时的修复参数。

    一种基于位移测量的微型薄膜试件疲劳裂纹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4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248226.1

    申请日:2018-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移测量的微型薄膜试件疲劳裂纹监测方法,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微型薄膜试件的夹持部分;对微型薄膜试件进行疲劳加载,通过位移传感器记录在每个循环内的最大位移和最小位移,分别记为Dmax、Dmin;计算Dmax和Dmin的差值记为ΔD,先在某些循环内找稳定,再将稳定的ΔD值作为裂纹评估参量,得到ΔD随着循环数的变化情况,将该值作为评估微型薄膜试件缺口部位危险点附近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情况;考察裂纹评估参量ΔD的值,当裂纹评估参量ΔD超过某一判别参数时,表征微型薄膜试件缺口部位危险点附近有裂纹萌生;本方法能够准确地监测微型薄膜试件疲劳裂纹的萌生情况。同时,本方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有很大的工程实用潜力。

    一种修复铜薄膜试件疲劳损伤的振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196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405871.0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一种修复铜薄膜试件疲劳损伤的振动处理方法,涉及机械制造与振动处理应用技术领域。模态激振器、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依次连接,铜薄膜放在模态激振器中的试件隔断装置内;设置功放、正弦波、频率和电压输出;使试件处于自由振动状态;一段时间后,依次关闭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将铜薄膜试件从试件隔断装置中取出。本发明通过对材料施加力和频率对振型的影响,在材料内形成应力场,不仅有效愈合铜薄膜试件的疲劳损伤,还能大幅提高其疲劳寿命。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有很大的工程实用潜力。

    一种制备微型试验试件的冲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510792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651308.7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一种制备微型试验试件的冲压模具,该模具通过添加额外的小定位装置,使定位更精确,从而实现制备微型试件的目的。将裁剪好的毛坯材料放在带有冲孔的冲压台上,并使材料轧制方向与孔轴向平行,向下压摇杆,与摇杆连接的轴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冲头向下运动,冲压毛坯材料,成形的试件落下,向上抬起摇杆,且在弹簧弹力的辅助下,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冲头向上运动回到原位。通过添加定位装置,能够精确的冲压微型试件,切口整齐,无变形,在35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尺寸误差控制在2μm左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