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正畸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415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58607.3

    申请日:2024-03-07

    Inventor: 于敏 高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正畸装置,涉及口腔矫正器领域,包括上咬合垫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块,上咬合垫的下方设置有下咬合垫,下咬合垫的两侧皆设置有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通过连接架连接;本发明能够在患者佩戴不舒服,需要对阻鼾器进行调节时,首先患者通过用手将两侧的下连接块互相按压,下连接块被按压后会带动卡位结构进行收缩,使卡球从卡槽的内壁滑出,卡球滑出同时会带动吸附结构一起滑出,从而完成对下连接块位置的解锁,同时下连接块会带动按压结构向下咬合垫的内壁滑动,使限位杆两端的硅胶块贴合在患者的牙齿上,随后患者通过上下颌的活动来带动下咬合垫进行移动,以此达到患者能适应的位置。

    CCL5在制备颅颌面骨缺损再生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01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0399.2

    申请日:2024-04-09

    Inventor: 刘燕 周永胜 于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缺损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CL5在制备颅颌面骨缺损再生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其中,颅颌面骨缺损再生修复材料包括搭载CCL5小鼠重组蛋白的矿化胶原材料。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了CCL5具有正向调控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作用,提供了CCL5在促进颅颌面骨缺损再生修复能力的应用依据,并鉴定出其通过上调p‑STAT3表达的作用机制,为颅颌面骨再生修复的分子治疗和材料搭载生物分子治疗方面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引导骨再生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85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52187.6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导骨再生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引导骨再生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含至少99重量%的锌;以及至少一个自组装的矿化胶原层,自组装的矿化胶原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并且包含胶原纤维以及与胶原纤维粘结的磷灰石晶体。本发明的引导骨再生膜不仅起到屏障功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骨诱导性,均匀缓释锌,解决现有引导骨再生膜单一材料结构而限制其治疗应用效果的问题。

    一种口腔正畸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1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58607.3

    申请日:2024-03-07

    Inventor: 于敏 高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正畸装置,涉及口腔矫正器领域,包括上咬合垫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块,上咬合垫的下方设置有下咬合垫,下咬合垫的两侧皆设置有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通过连接架连接;本发明能够在患者佩戴不舒服,需要对阻鼾器进行调节时,首先患者通过用手将两侧的下连接块互相按压,下连接块被按压后会带动卡位结构进行收缩,使卡球从卡槽的内壁滑出,卡球滑出同时会带动吸附结构一起滑出,从而完成对下连接块位置的解锁,同时下连接块会带动按压结构向下咬合垫的内壁滑动,使限位杆两端的硅胶块贴合在患者的牙齿上,随后患者通过上下颌的活动来带动下咬合垫进行移动,以此达到患者能适应的位置。

    一种仿牙周有序双层结构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5932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1033481.2

    申请日:2021-09-03

    Inventor: 刘燕 于敏 罗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牙周有序双层结构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牙周缺损再生修复中的应用。所述支架材料是由模拟天然牙周膜平行排列的浓缩生长因子纤维支架(CGF)和模拟天然牙槽骨的三维多孔纤维内矿化胶原支架(IMC)机械结合而成。其中,所述平行排列的浓缩生长因子纤维的宽度为50‑100μm,相邻纤维间的间距为50‑100μm;所述三维多孔纤维内矿化胶原支架的孔隙率为88‑92%,平均孔尺度为80‑200μm。本发明采用热动力学控制的自组装模式、光蚀刻技术和微压印技术制备的仿牙周有序双层结构支架材料从微纳结构、机械性能、生长因子微环境等多方面成功模拟了天然牙周软硬组织结构,可募集并诱导自体干细胞多向分化,最终实现牙周软硬组织的协同再生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