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2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4541.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
IPC: C12N9/02 , C07K19/00 , C12N5/0783 , C12N5/0784 , G01N33/569 , G01N33/573 , G01N33/574 , A61K39/00 , A61K40/24 , A61K40/11 , A61K40/42 , A61P35/00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源自IDO1基因的HLA‑A*11:01肾细胞癌肿瘤抗原短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抗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该短肽与对应的HLA分子(HLA‑A*11:01)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被T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反应。本发明提供了肾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为后续肾癌的肿瘤抗原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筛选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484484.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
IPC: C07K7/06 , C07K19/00 , C12N5/0783 , C12N5/0784 , G01N33/569 , A61K39/00 , A61K40/24 , A61K40/11 , A61K40/42 , A61P35/00 , A61P13/12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源自长链非编码RNA ENSG00000286147的HLA‑A*24:02肾细胞癌肿瘤抗原短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抗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该短肽与对应的HLA分子(HLA‑A*24:0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被T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反应。本发明提供了肾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为后续肾癌的肿瘤抗原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筛选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5132.8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
IPC: C07K14/15 , C07K19/00 , C12N5/0783 , C12N5/0784 , G01N33/569 , G01N33/574 , A61K39/21 , A61K40/24 , A61K40/11 , A61K40/46 , A61P35/00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源自人逆转录病毒HERV3895基因的HLA‑A*24:02肾细胞癌肿瘤抗原短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抗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该短肽与对应的HLA分子(HLA‑A*24:0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被T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反应。本发明提供了肾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为后续肾癌的肿瘤抗原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筛选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4481.8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
IPC: C07K7/06 , C07K19/00 , C12N5/0783 , C12N5/0784 , G01N33/569 , G01N33/574 , A61K39/00 , A61K40/24 , A61K40/11 , A61K40/42 , A61P35/00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源自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717的HLA‑A*11:01肾细胞癌肿瘤抗原短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抗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该短肽与对应的HLA分子(HLA‑A*11:01)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被T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反应。本发明提供了肾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为后续肾癌的肿瘤抗原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筛选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4477.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
IPC: C07K7/06 , A61K39/00 , A61K40/24 , A61K40/11 , A61K40/42 , A61P35/00 , A61P13/12 , C07K19/00 , C12N5/0783 , C12N5/0784 , G01N33/569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源自长链非编码RNA SLC12A5‑AS1的HLA‑A*11:01肾细胞癌肿瘤抗原短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抗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该短肽与对应的HLA分子(HLA‑A*11:01)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被T细胞识别,激活免疫反应。本发明提供了肾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为后续肾癌的肿瘤抗原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筛选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2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38376.8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N9/48 , C07K19/00 , C12N15/57 , C12N15/62 , C12N15/85 , C12N5/10 , G01N33/569 , A61K38/48 , A61K39/395 , A61K47/68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冠状病毒中和效应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1‑740位或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或具有80%以上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或在此基础上连接蛋白标签后得到的蛋白。本发明所提供的C4‑2蛋白能与冠状病毒S蛋白结合,并抑制其与人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有效中和冠状病毒的,并在细胞水平上得以证明。同时其对应的DNA序列利于在人细胞系中进行可溶性表达,为冠状病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90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436798.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DNA多位点精确碱基突变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基于重叠延伸PCR高通量对目标基因片段多位点高效引入突变的方法;所用引物不是简并引物,而是准确设计目标突变序列的突变引物;突变位点长度不限于单个氨基酸,可设计为连续1‑5个氨基酸;引物非单条分开合成,而是由寡核苷酸合成仪在集成芯片上批量合成,引物种类量级可达104‑105种类/批次;本发明所述突变方法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突变频率的控制。本发明的突变建库方法可获得较高比例的有效突变体,建库突变体阳性率(非同义氨基酸突变)可达~80%;本发明所建的突变体库经过后续高通量筛选成为获得理想蛋白质及核酸改造体的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9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36798.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DNA多位点精确碱基突变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基于重叠延伸PCR高通量对目标基因片段多位点高效引入突变的方法;所用引物不是简并引物,而是准确设计目标突变序列的突变引物;突变位点长度不限于单个氨基酸,可设计为连续1-5个氨基酸;引物非单条分开合成,而是由寡核苷酸合成仪在集成芯片上批量合成,引物种类量级可达104-105种类/批次;本发明所述突变方法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突变频率的控制。本发明的突变建库方法可获得较高比例的有效突变体,建库突变体阳性率(非同义氨基酸突变)可达~80%;本发明所建的突变体库经过后续高通量筛选成为获得理想蛋白质及核酸改造体的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258622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07573.3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RNA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的制备即用(ready-to-use)esiRNA的新方法。本发明采用集成了高分子微球(高分子块体)的芯片对esiRNA进行简单、快速、低成本地制备,利用这个芯片在聚合物支架上进行扩增、转录和酶消化,从而简化了液体转移和纯化等操作步骤,将esiRNA的制备方法由现有技术的6个步骤缩减为本发明的3个步骤,大大简化了esiRNA的制备过程;同时,利用该芯片可以对esiRNA产物的量进行裁剪和归一化,使得esiRNA无需进一步的处理就可以直接用于基因沉默导致的功能丧失(loss-of-function)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086433.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7K19/00 , A61K39/275 , A61K39/295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痘病毒(特别是猴痘病毒)的重组嵌合抗原、其亚单位疫苗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重组嵌合抗原包含按特定方式排布的两种免疫原:猴痘病毒A35蛋白或其抗原性片段(或它们的衍生肽段)和猴痘病毒M1蛋白或其抗原性片段(或它们的衍生肽段),能够激发针对细胞内成熟病毒颗粒(IMV)和细胞外包膜病毒颗粒(EEV)两种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免疫反应,从而高效地激发针对猴痘病毒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效应;此外,本发明的痘病毒疫苗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快速响应性和产能支撑,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
-
-
-
-
-
-
-